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第11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12页
    1.3 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创新点第14-15页
第2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第15-24页
    2.1 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第15-20页
        2.1.1 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第15-18页
        2.1.2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第18-19页
        2.1.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第19-20页
    2.2 胡锦涛民生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第20-24页
        2.2.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建设实践第20-21页
        2.2.2 世界各国发展民生的经验和教训第21-22页
        2.2.3 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第22-24页
第3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24-30页
    3.1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4-28页
        3.1.1 经济民生思想第24-25页
        3.1.2 政治民生思想第25-26页
        3.1.3 文化民生思想第26页
        3.1.4 社会民生思想第26-27页
        3.1.5 生态民生思想第27-28页
    3.2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特点第28-30页
        3.2.1 继承性与创新性第28页
        3.2.2 公平性与普惠性第28-29页
        3.2.3 科学性与系统性第29-30页
第4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伟大实践第30-40页
    4.1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30-31页
    4.2 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改善就业结构第31-32页
    4.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32-33页
    4.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第33-34页
    4.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34-36页
    4.6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房覆盖面积第36-37页
    4.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第37-38页
    4.8 大力扶持三农,发展现代农业第38-40页
第5章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伟大意义第40-46页
    5.1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0-42页
        5.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第40-41页
        5.1.2 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第41页
        5.1.3 丰富了我国的社会建设理论第41-42页
    5.2 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2-46页
        5.2.1 巩固了党的执政党地位第42-43页
        5.2.2 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第43-44页
        5.2.3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