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 ·选题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采用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论文的工作方法 | 第11-12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第2章 区域概况 | 第13-2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3-14页 |
| ·地形、地貌 | 第14-16页 |
| ·水文、气象 | 第16-17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7-18页 |
| ·区域地质 | 第18-28页 |
| ·地层 | 第18-21页 |
| ·构造 | 第21-24页 |
| ·煤层特征 | 第24-25页 |
| ·水文地质 | 第25-28页 |
| 第3章 矿山开发利用现状 | 第28-31页 |
| ·矿产资源概况 | 第28页 |
| ·煤矿资源开发现状 | 第28-30页 |
|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 第30-31页 |
| 第4章 矿山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 第31-45页 |
| ·矿区土地资源的占用或破坏 | 第31-32页 |
| ·对地表生态的破坏 | 第32-33页 |
| ·对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 | 第33-35页 |
| ·地质灾害 | 第35-42页 |
| ·采空区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第42-45页 |
| ·地面塌陷的类型及特征 | 第42-43页 |
| ·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第43-45页 |
|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 第45-53页 |
| ·评价原则与方法 | 第45-46页 |
| ·评价原则 | 第45页 |
| ·评价方法 | 第45-46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6-47页 |
| ·指标选取原则 | 第46页 |
| ·指标体系建立 | 第46-47页 |
| ·指标选取 | 第47页 |
| ·评价因子分级与取值 | 第47-49页 |
| ·要素指标加权分值综合评价模型 | 第49页 |
| ·层次分析法(AHP 法) | 第49-53页 |
| ·确定评价指标集 | 第50页 |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0-51页 |
| ·AHP 法权值的计算 | 第51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51-53页 |
| 第6章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第53-55页 |
| ·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述 | 第53-55页 |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Ⅰ) | 第54页 |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中等区(Ⅱ) | 第54页 |
|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Ⅲ)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