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基于检察监督视角的海口市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绪论第9-11页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9页
        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二)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9-11页
        1. 研究思路第9-10页
        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二、预防职务犯罪概述第11-21页
    (一) 职务犯罪的涵义第11-14页
        1. 职务犯罪的概念第11-12页
        2. 职务犯罪的类型第12-14页
    (二) 预防职务犯罪的目标第14-15页
        1. 使预防对象不敢犯第14页
        2. 使预防对象不能犯第14-15页
        3. 使预防对象不想犯第15页
    (三) 我国预防职务犯罪的体系第15-17页
        1. 人大监督第15-16页
        2. 党的监督第16页
        3. 检察监督第16页
        4. 行政监察监督第16-17页
        5. 审计监督第17页
        6. 社会监督第17页
    (四)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主要职责第17-19页
        1. 研究、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计划、规定第18页
        2. 组织、协调和指导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总结、推广预防职务犯罪经验、方法第18页
        3. 分析研究典型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向发案单位提出改进、防范建议第18页
        4. 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第18页
        5. 开展预防咨询和警示宣传教育第18-19页
        6. 发现和处置预防工作中发现的职务犯罪线索第19页
        7. 管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受理社会查询第19页
        8. 承办其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事项第19页
    (五) 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监督视角第19-21页
三、海口市职务犯罪案件现状分析第21-31页
    (一) 海口市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第21-24页
        1. 总体情况第21页
        2. 案件罪名分布状况第21页
        3. 查处案件行业分布第21-22页
        4. 涉案人员年龄分布情况第22-23页
        5. 涉案人员文化程度分布情况第23页
        6. 涉案人员职级分布情况第23-24页
    (二) 海口市职务犯罪发案主要特点第24-26页
        1. 案件类型比较集中第24页
        2. 发案领域相对集中第24-26页
    (三) 职务犯罪的发案成因剖析第26-28页
        1. 制度因素第26-27页
        2. 经济因素第27-28页
        3. 文化因素第28页
    (四) 海口市职务犯罪总体趋势预测分析第28-31页
        1. 贿赂犯罪仍然将成为主要犯罪形态第28-29页
        2. 单位或部门领导职务犯罪数量增多、大案要案数量呈上升趋势第29页
        3. 工程建设、物资采购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易发第29-30页
        4. 职务犯罪手段多样化和犯罪行为的隐蔽性将进一步突出第30-31页
四、海口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障碍和问题第31-39页
    (一) 海口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现状第31-32页
        1. 基础预防工作方面第31页
        2. 专项预防工作方面第31-32页
        3. 预防机制建设方面第32页
    (二) 面临的障碍和问题第32-39页
        1.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缺乏明确具体的制度规范第32-33页
        2.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部门与其他惩防主体协同合作有待加强第33-34页
        3. 检察建议流于形式、治标难治本第34-35页
        4. 行贿成本低、贿赂犯罪难遏制第35-36页
        5. 检察机关对潜在的职务犯罪主体个人情况事项不掌握第36-37页
        6.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业务考评标准重形式轻实质第37-39页
五、完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路径探讨第39-47页
    (一) 加快推进预防职务犯罪法制化进程第39-40页
    (二) 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协同合作第40-41页
        1. 在检察系统内建立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第40-41页
        2. 建立与其他预防主体的工作衔接机制第41页
    (三) 提高检察建议质量、填补制度漏洞第41-42页
    (四) 坚决打击行贿行为、提高行贿成本第42-43页
    (五) 建立由检察机关主导的国家工作人员个人事项报告、核查、公开制度第43-45页
    (六) 建立科学的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考核评价标准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南绿色税收政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JPEG-LS的多重加密与单重加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