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交叉口及其设计论文

基于纬地(HintCAD)互通式立交设计软件的辅助设计功能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互通式立交连接部特征点自动计算算法研究第17-52页
    2.1 互通式立交连接部的特征点分析第17-24页
        2.1.1 连接部特征点类型第17-18页
        2.1.2 特征点特征及数据需求第18-24页
    2.2 点到中线的垂足搜索算法研究第24-36页
        2.2.1 现有算法简介第25-31页
        2.2.2 改进型二分法定点求桩第31-36页
    2.3 连接部特征点算法第36-44页
        2.3.1 连接部类型分析第36-39页
        2.3.2 搜索特征点步骤第39-41页
        2.3.3 搜索结果分析第41-43页
        2.3.4 不同特征点,搜索特征点时的横向宽度距离值 Ds 和 Dm第43-44页
    2.4 特征点位置批量自动搜索第44-48页
        2.4.1 纬地软件手动单个特征点搜索的参数设置及问题分析第44-45页
        2.4.2 特征点自动批量搜索第45-48页
    2.5 相交位置自动搜索第48-52页
        2.5.1 互通式立交相交分析的意义第48-49页
        2.5.2 批量相交搜索的实现第49-52页
第三章 匝道纵断面初始化设计第52-59页
    3.1 匝道纵断面设计的约束条件第52-56页
        3.1.1 匝道的起始段、结束段第52-55页
        3.1.2 匝道中间相交点第55页
        3.1.3 具有平交口的匝道终点接坡计算第55-56页
    3.2 初始化匝道纵断面第56-59页
第四章 互通式立交范围内宽度文件的自动修改第59-69页
    4.1 纬地宽度文件的作用及特点分析第59页
    4.2 纬地软件宽度文件的格式分析第59-63页
    4.3 匝道宽度文件第63-65页
    4.5 主线超高文件第65-66页
    4.6 匝道超高文件第66-69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第69-71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69-70页
    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人工根系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