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概述 | 第8-14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产生 | 第8-10页 |
一、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与国际商事仲裁 | 第8-9页 |
二、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到争议之可仲裁性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含义及立法体例 | 第10-14页 |
一、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二、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在立法中的表现形式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法理分析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认定 | 第14-17页 |
一、主观标准下标准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客观标准下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界定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 第17-22页 |
第三章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发展与演进 | 第22-33页 |
第一节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发展 | 第22-26页 |
一、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发展的历史 | 第22-25页 |
二、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范围的发展趋势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扩展的表现 | 第26-33页 |
一、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26-28页 |
二、证券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28-29页 |
三、知识产权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29-31页 |
四、破产争议的可仲裁性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国际商事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立法与实践 | 第33-42页 |
第一节 我国国际商事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立法 | 第33-37页 |
一、我国关于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国内立法 | 第33-35页 |
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关于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的规定 | 第35页 |
三、对我国国际商事争议可仲裁性立法的审视和建议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我国国际商事争议事项可仲裁性实践 | 第37-42页 |
一、中技公司案 | 第38-39页 |
二、江苏轻纺公司案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