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综合节水技术和需水量预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2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5页 |
| ·水资源承载力 | 第12-14页 |
| ·农业节水灌溉 | 第14-16页 |
| ·黄灌区水权转换 | 第16-18页 |
| ·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 第18-20页 |
| ·农牧业节水的产业结构优化 | 第20-21页 |
| ·工业节水 | 第21-23页 |
| ·需水量预测 | 第23-25页 |
|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 第25页 |
| ·黄灌区水权转换试验监测研究 | 第25-26页 |
|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研究 | 第26页 |
| ·不同类型灌区节水技术模式研究 | 第26页 |
|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第26页 |
| ·工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6页 |
| ·工业节水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第26页 |
|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农业需水量预测研究 | 第26页 |
| ·鄂尔多斯市工业需水量预测研究 | 第26-27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28-34页 |
| ·水资源 | 第28页 |
| ·水资源总量 | 第28页 |
|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 第28页 |
| ·水利工程现状 | 第28-29页 |
| ·地表水工程 | 第28页 |
| ·地下水工程 | 第28-29页 |
| ·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 | 第29-30页 |
| ·供水 | 第29页 |
| ·用水 | 第29-30页 |
| ·耗水 | 第30页 |
| ·排水 | 第30页 |
| ·水生态环境 | 第30-32页 |
| ·地表水情况 | 第30-31页 |
| ·地下水超采情况 | 第31-32页 |
|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32页 |
| ·用水总体效率分析 | 第32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 ·面临形势 | 第32-33页 |
| ·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 3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第34-40页 |
|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第34-35页 |
|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 | 第34页 |
|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34页 |
| ·关联系数 | 第34-35页 |
| ·关联度排序 | 第35页 |
|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 第35-36页 |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36-38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6页 |
| ·评价标准分级 | 第36-37页 |
|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第37-38页 |
| ·评价结果及解决措施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4 现代农业综合节水指标与评价 | 第40-61页 |
| ·典型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指标测试 | 第40-51页 |
| ·黄灌区水权转换试验监测 | 第40-48页 |
| ·井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测试 | 第48-51页 |
|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第51-6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2页 |
| ·评价指标分析 | 第52-53页 |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第53-56页 |
| ·模型应用 | 第56-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5 现代农业综合节水技术模式 | 第61-77页 |
| ·黄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 第61-62页 |
| ·黄灌区节水灌溉技术 | 第61-62页 |
| ·黄灌区综合节水技术模式 | 第62页 |
| ·井灌区节水技术模式 | 第62-63页 |
| ·井灌区灌溉节水技术 | 第62-63页 |
| ·井灌区灌溉综合节水技术模式 | 第63页 |
|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 第63-76页 |
| ·农牧业产业结构内涵 | 第63-64页 |
| ·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涵义 | 第64页 |
| ·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 第64页 |
|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建立 | 第64-67页 |
| ·模型参数确定 | 第67-69页 |
| ·模型求解 | 第69-71页 |
| ·模型结果与分析 | 第71-76页 |
| ·小结 | 第76-77页 |
| 6 工业综合节水技术 | 第77-96页 |
| ·工业用水分析 | 第77-80页 |
| ·工业用水特点分析 | 第77-78页 |
| ·工业用水影响因素分析 | 第78-80页 |
| ·工业节水分析 | 第80-82页 |
| ·工业节水的涵义 | 第80页 |
| ·工业节水评价指标体系 | 第80-82页 |
| ·工业节水综合评价 | 第82-92页 |
| ·工业节水综合评价方法 | 第82-84页 |
| ·工业节水综合评价模型 | 第84-92页 |
| ·工业节水存在问题 | 第92-93页 |
| ·工业节水改进措施 | 第93-94页 |
| ·降低万元产值取水量 | 第93-94页 |
| ·降低万元增加值取水量 | 第94页 |
|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第94页 |
| ·降低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 | 第94页 |
| ·降低单方工业节水投资 | 第94页 |
| ·提高思想认识,健全水价机制 | 第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7 基于小波分析的需水量预测 | 第96-108页 |
| ·农业需水量预测 | 第96-105页 |
| ·小波分析理论 | 第96-98页 |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98-99页 |
| ·ARMA 模型 | 第99页 |
| ·小波预测方法 | 第99-100页 |
| ·需水量预测 | 第100-105页 |
| ·工业需水量预测 | 第105-107页 |
| ·定额法 | 第105-106页 |
| ·增长比率法 | 第106-107页 |
| ·小结 | 第107-108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 ·结论 | 第108-109页 |
| ·展望 | 第109-110页 |
| 致谢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