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磁学性质论文--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论文

基于磁通门的核磁共振地磁场测量装置的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核磁共振技术的探测原理第10-11页
    1.3 核磁共振仪器的工作原理第11-12页
    1.4 磁测技术的概述第12-14页
        1.4.1 磁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常见磁测仪器的介绍第12-14页
        1.4.2 磁通门磁力仪的的发展现状第14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磁通门技术的理论研究第16-23页
    2.1 磁通门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6-20页
        2.1.1 单线圈模型第16-18页
        2.1.2 单分量三端式磁通门线圈模型第18-20页
    2.2 磁通门磁力仪的设计要点第20-22页
        2.2.1 工作状态的要求第20页
        2.2.2 激励信号的选择第20-21页
        2.2.3 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噪声的关系第21-22页
    2.3 二次谐波法的设计第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基于磁通门的核磁共振地磁场测量装置的设计第23-44页
    3.1 基于磁通门的核磁共振地磁场测量装置性能要求及总体设计方案第23-24页
    3.2 各部分电路的设计第24-40页
        3.2.1 磁通门探头选型第24-25页
        3.2.2 激励信号电路的设计第25-27页
        3.2.3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第27-35页
        3.2.4 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第35-40页
    3.3 数字相位校准的设计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基于磁通门的核磁共振地磁场测量装置的测试第44-49页
    4.1 测试方法介绍第44-46页
    4.2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6-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总结展望第49-50页
    5.1 主要工作成果第49页
    5.2 后续工作建议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维生素C对急性肝损伤的治疗研究
下一篇:多功能氧化石墨烯基因载体的制备及其靶向治疗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