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有机分子激发态氢键动力学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电子激发态的超快过程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1.2 氢键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氢键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理论方法介绍 | 第19-30页 |
2.1 复杂分子体系实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1.1 荧光寿命测量 | 第19-20页 |
2.2 复杂分子体系理论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2.2.1 密度方法理论 | 第21-23页 |
2.2.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23-25页 |
2.2.3 全活化空间自洽场方法 | 第25-26页 |
2.2.4 耦合簇理论和传播方法 | 第26-27页 |
2.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7-30页 |
第3章 吲哚分子激发态氢键动力学理论研究 | 第30-39页 |
3.1 引言 | 第30-32页 |
3.2. 理论计算方法可行性验证 | 第32-33页 |
3.2.1 理论方法与计算过程 | 第32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3.3 吲哚分子激发态氢键动力学理论研究 | 第33-38页 |
3.3.1 理论方法与计算过程 | 第33-34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3.4 结论 | 第38-39页 |
第4章 色氨酸激发态氢键动力学实验与理论研究 | 第39-58页 |
4.1 引言 | 第39-41页 |
4.2 实验方法与理论方法 | 第41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第41-44页 |
4.3.1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1-44页 |
4.3.2 实验结果总结 | 第44页 |
4.4 理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56页 |
4.4.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4-45页 |
4.4.2 初始构型构建 | 第45-47页 |
4.4.3 初始构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4.4.4 红外光谱计算与分析 | 第48-49页 |
4.4.5 三类氢键复合物势能面计算与分析 | 第49-50页 |
4.4.6 理论方法正确性分析与验证 | 第50-53页 |
4.4.7 复杂氢键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分析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