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吉林靖宇常发沟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1-16页
    0.1 项目依托及论文选题第11页
    0.2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第11-12页
    0.3 研究现状第12-14页
        0.3.1 勘查及研究现状第12-14页
        0.3.2 存在问题第14页
    0.4 工作量统计第14-16页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6页
    1.1 大地构造位置第16-17页
    1.2 区域地层第17-19页
    1.3 区域构造第19-22页
        1.3.1 褶皱构造第21页
        1.3.2 断裂构造第21-22页
    1.4 区域岩浆岩第22-24页
        1.4.1 侵入岩第22-23页
        1.4.2 脉岩第23-24页
    1.5 区域矿产第24页
    1.6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第24-26页
第2章 矿区地质特征第26-44页
    2.1 矿区地层第26页
    2.2 矿区构造第26-29页
    2.3 矿区岩浆岩第29-44页
        2.3.1 太古代岩浆岩第29-35页
        2.3.2 印支晚期花岗斑岩第35-39页
        2.3.3 燕山晚期石英斑岩第39-44页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第44-58页
    3.1 矿体特征第44-49页
        3.1.1 常发沟金铜矿区矿体特征第44-47页
        3.1.2 大酱缸矿区矿体特征第47-49页
    3.2 矿石特征第49-54页
        3.2.1 常发沟金铜矿区矿石特征第49-52页
        3.2.2 大酱缸矿区矿石特征第52-54页
    3.3 围岩蚀变第54-56页
        3.3.1 常发沟金铜矿区围岩蚀变第54-56页
        3.3.2 大酱缸矿区围岩蚀变第56页
    3.4 成矿期次和成矿阶段第56-58页
第4章 矿床成因探讨第58-72页
    4.1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第58-65页
        4.1.1 常发沟金铜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第58-64页
        4.1.2 大酱缸矿区流体包裹体研究第64-65页
    4.2 硫同位素研究第65页
    4.3 成矿动力学背景第65-66页
    4.4 成矿时代第66页
    4.5 矿床成因类型第66-72页
        4.5.1 常发沟金铜矿床成因研究第66-70页
        4.5.2 大酱缸金矿床成因研究第70-72页
第5章 矿化富集规律研究第72-79页
    5.1 地层控矿规律第72页
    5.2 岩浆岩控矿规律第72-74页
    5.3 构造控矿规律第74页
        5.3.1 断裂构造对含矿岩体及矿体的控制第74页
        5.3.2 成矿后构造的控矿规律第74页
        5.3.3 次级断裂的控矿规律第74页
    5.4 矿化面型蚀变分布规律第74-78页
    5.5 大酱缸金矿区找矿潜力第78-79页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图版第86-95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充地区恶性肿瘤病理资料统计分析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与HLA-G蛋白表达及其基因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的关系
下一篇:心脏脂联素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进展中的分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