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插图索引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网络测量技术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基于SNMP的网络测量技术 | 第11-12页 |
1.2.2 基于俘获包的网络测量技术 | 第12页 |
1.2.3 基于流的网络流量采集技术 | 第12-13页 |
1.3 当前NetStream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论文内容组织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6-24页 |
2.1 Comware操作系统介绍 | 第16-17页 |
2.1.1 Comware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2.1.2 Comware系统特性 | 第17页 |
2.2 SecBlade系列插卡介绍 | 第17-19页 |
2.2.1 OAA开放应用架构 | 第17-18页 |
2.2.2 SecBlade插卡的紧耦合形态 | 第18-19页 |
2.3 虚拟局域网 | 第19-20页 |
2.3.1 VLAN原理 | 第19页 |
2.3.2 QinQ原理 | 第19-20页 |
2.4 NetStream技术概述 | 第20-23页 |
2.4.1 NetStream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4.2 NetStream关键技术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第24-29页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4-26页 |
3.1.1 支持流量采集方式的切换 | 第24页 |
3.1.2 支持设备一体化管理 | 第24-25页 |
3.1.3 支持无差异流量采集 | 第25页 |
3.1.4 紧耦合系统新增加的功能需求 | 第25-26页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28页 |
3.2.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26-27页 |
3.2.2 NetStream系统与其他模块的关系 | 第27-28页 |
3.2.3 系统功能分解 | 第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 第29-41页 |
4.1 系统配置模块的设计 | 第29-34页 |
4.1.1 系统配置流程 | 第29-30页 |
4.1.2 NetStream消息封装格式 | 第30页 |
4.1.3 配置数据维护 | 第30-31页 |
4.1.4 流量采集方式的切换 | 第31-33页 |
4.1.5 动态聚合功能配置 | 第33-34页 |
4.2 事件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4-37页 |
4.2.1 事件处理的基本流程 | 第34-35页 |
4.2.2 VLAN事件处理 | 第35页 |
4.2.3 接口事件处理 | 第35-37页 |
4.3 流量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37-38页 |
4.4 信息显示模块的设计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 第41-56页 |
5.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第41页 |
5.2 系统配置的实现 | 第41-48页 |
5.2.1 流量采集功能的配置 | 第41-47页 |
5.2.2 动态聚合功能的配置 | 第47-48页 |
5.3 事件处理的实现 | 第48-50页 |
5.3.1 VLAN事件处理 | 第48-49页 |
5.3.2 接口去激活事件处理 | 第49-50页 |
5.4 流量采集功能的实现 | 第50-54页 |
5.4.1 流量信息采集及缓存 | 第50-51页 |
5.4.2 流量信息的输出 | 第51-53页 |
5.5.3 流量的动态聚合 | 第53-54页 |
5.5 流量缓存信息的显示 | 第54-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6-62页 |
6.1 系统组网 | 第56页 |
6.2 系统主要功能测试 | 第56-61页 |
6.2.1 验证流量采集业务的转移 | 第56-58页 |
6.2.2 验证流量采集功能 | 第58-60页 |
6.2.3 验证流量输出功能 | 第60-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2-63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62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