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轨迹及其政策研究--以J镇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言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8页
        1.3.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理论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实证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4 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综述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第18-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1页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J镇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第22-26页
    2.1 J镇概况第22页
    2.2 J镇新生代农民工状况第22-24页
    2.3 J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第24-25页
    2.4 J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第25-26页
第3章 J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轨迹第26-38页
    3.1 J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整体状况第26-28页
    3.2 初入劳动力市场:就业流动初始资本与梦想第28-30页
    3.3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过程与轨迹分化第30-36页
        3.3.1 整体水平就业流动第30-33页
        3.3.2 整体平缓向下就业流动第33-34页
        3.3.3 整体向上就业流动:梦想与职业的匹配,成功的转型第34-36页
    3.4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轨迹特征:底层复制与脱根涅槃第36-38页
第4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轨迹的生命历程研究第38-49页
    4.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流动轨迹的生命历程分析框架第38-39页
    4.2 群体就业流动低起点、弱市场地位的时空分析第39-42页
        4.2.1 户权合一的制度性身份第40页
        4.2.2 拆分的劳动力再生产:二元忠诚与低廉的薪酬第40-41页
        4.2.3 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固化了劳动力市场地位第41-42页
    4.3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路径依赖分析第42-45页
        4.3.1 个体的低能动性第43-44页
        4.3.2 负面生命事件第44-45页
        4.3.3 弱社会支持网络第45页
    4.4 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脱根涅槃分析第45-49页
        4.4.1 个体的高能动性第46-47页
        4.4.2 强社会支持网络第47-49页
第5章 新生代农民工向上就业流动困境第49-54页
    5.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向上流动的结构性困境第49-51页
        5.1.1 权利不足第49-50页
        5.1.2 就业能力提升平台作用有限第50-51页
        5.1.3 缺乏良好社会环境引导第51页
    5.2 主体性困境第51-54页
        5.2.1 人力资本薄弱第52页
        5.2.2 个体主观能动性差、能力不够第52页
        5.2.3 抗逆力弱第52-54页
第6章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向上流动政策建议与讨论第54-58页
    6.1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向上流动的政策建议第54-56页
        6.1.1 基于授权赋能的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政策思路第54-55页
        6.1.2 参与式授权赋能下实现向上流动具体路径第55-56页
    6.2 结论第56-57页
    6.3 讨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附录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卷内备考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社区互助型居家养老服务研究--以江苏省S村为例
下一篇:欧盟流动劳动者社保权益协调机制研究及其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