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合同
| 前言 | 第6-8页 |
| 一、现代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合同 | 第8-15页 |
| (一) 非权力行政的主要表现 | 第8-9页 |
| (二) 民主参与型行政的需要 | 第9-11页 |
| (三) 服务行政领域的公私合作载体 | 第11-13页 |
| (四) 与传统法治主义的冲突 | 第13-15页 |
| 二、行政合同的法治价值与价值冲突 | 第15-22页 |
| (一) 行政合同的法治价值 | 第15-19页 |
| (二) 行政合同的价值冲突 | 第19-22页 |
| 三、行政合同的界定 | 第22-27页 |
| (一) 两大法系对行政合同的不同界定 | 第22-23页 |
| (二) 我国行政法学者对行政和同的界定 | 第23-25页 |
| (三) 行政合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5-27页 |
| 四、行政优益权的内容 | 第27-33页 |
| (一) 西方主要国家关于行政合同特权内容的规定 | 第28-29页 |
| (二) 我国设置行政合同特权的内容应考虑的因素 | 第29-30页 |
| (三) 我国行政合同特权内容的构建设想 | 第30-33页 |
| 五、行政合同的救济 | 第33-39页 |
| (一) 我国行政合同诉讼救济制度的现状 | 第33-34页 |
| (二) 行政合同救济适用的原则 | 第34-35页 |
| (三) 行政合同救济制度 | 第35-39页 |
| 六、实证分析:公共事业民营化中的行政合同 | 第39-44页 |
| (一) 民营化—公共事业改革的选择 | 第39-40页 |
| (二) 民营化合同的种类 | 第40-41页 |
| (三) 民营化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1-44页 |
| 结语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