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3页 |
1.1 水稻白叶枯病的现状 | 第14-15页 |
1.1.1 水稻黄单胞菌概述 | 第14页 |
1.1.2 水稻黄单胞菌的危害 | 第14-15页 |
1.1.3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 | 第15页 |
1.2 以GlmU为靶标的抑制剂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1.2.1 GlmU是一个理想的药物筛选靶标 | 第15-18页 |
1.2.2 以GlmU为靶标的抗菌物质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GlmU尿嘧啶转移酶活性空腔结合位点和催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酰肼类衍生物 | 第22-27页 |
1.3.1 酰肼类衍生物的应用 | 第23-26页 |
1.3.2 酰肼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第26-27页 |
1.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第27-31页 |
1.4.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概述及分类 | 第28页 |
1.4.2 分子对接概述 | 第28-29页 |
1.4.3 分子对接方法分类及应用 | 第29-30页 |
1.4.4 分子对接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1.5 课题设计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33-46页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第33-34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34-44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34-36页 |
2.2.1.1 主要试剂 | 第34-36页 |
2.2.1.2 测试仪器 | 第36页 |
2.2.2 中间体的合成 | 第36-37页 |
2.2.2.1 合成路线 | 第36页 |
2.2.2.2 实验步骤 | 第36-37页 |
2.2.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7-39页 |
2.2.3.1 (卤代)N,N'-二-萘氧基乙酰基-己二酰二肼的合成 | 第37页 |
2.2.3.2 (卤代))N,N'-二-萘氧基乙酰基-丁二酰二肼的合成 | 第37-38页 |
2.2.3.3 (卤代))N,N'-二-萘氧基乙酰基-间苯二甲酰二肼的合成 | 第38-39页 |
2.2.4 结构表征 | 第39-44页 |
2.2.4.1 2-萘氧基乙酸乙酯的结构表征 | 第40页 |
2.2.4.2 2-萘氧基乙酰肼的结构表征 | 第40页 |
2.2.4.3 N,N'-二-萘氧基乙酰基-己二酰二肼的结构表征 | 第40-41页 |
2.2.4.4 N,N'-二-萘氧基乙酰基-丁二酰二肼的结构表征 | 第41-42页 |
2.2.4.5 N,N'-二萘氧基乙酰基-间苯二甲酰二肼的结构表征 | 第42-44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44-46页 |
2.3.1 合成路线及条件选择 | 第44页 |
2.3.2 图谱解析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及理论模拟分析 | 第46-68页 |
3.1 目标化合物酶体水平活性测试 | 第46-54页 |
3.1.1 材料 | 第46-47页 |
3.1.1.1 试剂与耗材 | 第46页 |
3.1.1.2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46页 |
3.1.1.3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3.1.2 方法 | 第47页 |
3.1.3 UDP-GlcNAc标准曲线测定 | 第47页 |
3.1.4 抑制剂的IC_(50)值测定 | 第47-48页 |
3.1.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3.1.5.1 UDP-GlcNAc标准曲线 | 第48页 |
3.1.5.2 目标化合物抑制GlmU酶活性测定 | 第48-54页 |
3.2 目标化合物菌体水平活性测试 | 第54-59页 |
3.2.1 材料 | 第54-55页 |
3.2.1.1 试剂与耗材 | 第54页 |
3.2.1.2 培养基的制备 | 第54页 |
3.2.1.3 白叶枯病菌的活化 | 第54-55页 |
3.2.1.4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3.2.2 方法 | 第55页 |
3.2.3 测定白叶枯病菌活菌落个数 | 第55页 |
3.2.4 测定抑制剂的MIC值 | 第55-56页 |
3.2.5 实验结果 | 第56-59页 |
3.3 计算机理论模拟分析 | 第59-68页 |
3.3.1 数据来源和方法 | 第59-60页 |
3.3.2 对接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8-70页 |
4.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8页 |
4.2 目标化合物酶体水平活性测试 | 第68-69页 |
4.3 目标化合物菌体水平活性测试 | 第69页 |
4.4 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 | 第69页 |
4.5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附图 | 第77-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