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胃镜在胃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中的价值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1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9页 |
2 超声胃镜检查方法 | 第9页 |
3 病理及免疫组化 | 第9-10页 |
4 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标准 | 第10页 |
5 统计学方法 | 第10-11页 |
结果 | 第11-16页 |
1 临床资料的一般特征 | 第11页 |
2 患者性别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1页 |
3 患者年龄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1-12页 |
4 胃间质瘤的生长部位与其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2-13页 |
5 超声胃镜下肿瘤的回声情况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3页 |
6 胃间质瘤的最大径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3-14页 |
7 病理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胃间质瘤的关系 | 第14-16页 |
讨论 | 第16-22页 |
1 年龄、性别与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6-17页 |
2 胃间质瘤超声胃镜的表现与危险度分级的关系 | 第17-18页 |
3 病理及免疫组化联合诊断胃间质瘤 | 第18-19页 |
4 超声胃镜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 第19-22页 |
4.1 超声胃镜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优势 | 第19-20页 |
4.2 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第20-22页 |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 第26-3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缩略词表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