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意义 | 第8-9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2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由来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13-26页 |
2.1 民生的概念 | 第13页 |
2.2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论由来 | 第13-24页 |
2.2.1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 第13-14页 |
2.2.2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 第14-16页 |
2.2.3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 第16-17页 |
2.2.4 中国共产党人对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17-24页 |
2.3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实践基础 | 第24-26页 |
3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46页 |
3.1 巩固经济基础,推进扶贫建设 | 第26-29页 |
3.1.1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稳经济增长 | 第26-27页 |
3.1.2 推进精准扶贫,实现脱贫 | 第27-29页 |
3.2 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 第29-32页 |
3.2.1 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9-30页 |
3.2.2 实现教育公平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0-31页 |
3.2.3 提高师资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31-32页 |
3.3 拓宽新思路,解决就业问题 | 第32-34页 |
3.3.1 加强就业政策保障 | 第32-33页 |
3.3.2 以物质基础保障就业 | 第33页 |
3.3.3 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 第33-34页 |
3.4 持续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为民生提供助力 | 第34-41页 |
3.4.1 把人民群众健康摆在首位,促进全民健康 | 第34-36页 |
3.4.2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 | 第36-38页 |
3.4.3 食品安全方面: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第38-40页 |
3.4.4 社会安全方面:营造安全生产环境,保障百姓平安 | 第40-41页 |
3.5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高人民福祉 | 第41-44页 |
3.5.1 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解决环境问题 | 第41-42页 |
3.5.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的福祉 | 第42-44页 |
3.6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第44-46页 |
3.6.1 科学反腐,把权力关进笼子 | 第44-45页 |
3.6.2 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 第45-46页 |
4 习近平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6-53页 |
4.1 理论价值 | 第46-50页 |
4.1.1 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第46-47页 |
4.1.2 丰富和发展了国家治理理论 | 第47-50页 |
4.2 实践价值 | 第50-53页 |
4.2.1 推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 | 第50-51页 |
4.2.2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动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