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3/h绞吸式挖泥船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相关内容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绞吸式挖泥船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船舶结构强度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绞吸式挖泥船简介 | 第15-21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船舶结构强度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2.1 船舶强度理论 | 第23-25页 |
2.1.1 船体的总纵强度 | 第23-24页 |
2.1.2 船体的横向强度 | 第24-25页 |
2.1.3 船舶的局部强度 | 第25页 |
2.2 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2.2.1 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25-26页 |
2.2.2 结构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26-27页 |
2.2.3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意义 | 第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模型建立及载荷计算 | 第29-39页 |
3.1 绞吸式挖泥船的主要参数与总体布置 | 第29-31页 |
3.1.1 主尺度及主要参数 | 第29页 |
3.1.2 总布置 | 第29-31页 |
3.2 船舶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3.2.1 船体外壳 | 第31页 |
3.2.2 网格单元的划分 | 第31-32页 |
3.2.3 定义材料和物理属性 | 第32页 |
3.3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3.4 工况选取 | 第33-34页 |
3.4.1 装载工况 | 第33页 |
3.4.2 波浪载荷 | 第33-34页 |
3.4.3 确定计算工况 | 第34页 |
3.5 载荷计算 | 第34-37页 |
3.5.1 空船重量 | 第35页 |
3.5.2 燃油及备品 | 第35-36页 |
3.5.3 外部水压力 | 第36页 |
3.5.4 波浪载荷 | 第36-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9-59页 |
4.1 许用应力标准 | 第39页 |
4.2 调遣状态强度分析 | 第39-48页 |
4.2.1 应力结果分析 | 第40-46页 |
4.2.2 位移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4.3 工作状态强度分析 | 第48-56页 |
4.3.1 挖泥船工作状态主要载荷 | 第48-50页 |
4.3.2 应力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4.3.3 位移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5章 绞刀架强度校核与结构优化 | 第59-75页 |
5.1 概述 | 第59页 |
5.2 绞刀架模型建立 | 第59页 |
5.3 绞刀架载荷计算 | 第59-64页 |
5.3.1 水平悬吊状态受力计算 | 第59-61页 |
5.3.2 工作状态受力计算 | 第61-64页 |
5.4 计算结果分析研究 | 第64-67页 |
5.4.1 水平悬吊状态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4.2 工作状态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5 基于传统强度理论算法的绞刀架优化 | 第67-70页 |
5.6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绞刀架优化 | 第70-73页 |
5.6.1 优化变量与正交表的选择 | 第70-71页 |
5.6.2 极差分析法 | 第71-72页 |
5.6.3 方差分析法 | 第72-73页 |
5.6.4 最优结果的选择 | 第73页 |
5.7 两种优化方法的比较 | 第73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