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6-12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二)选题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三)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田野点介绍及相关背景概述 | 第12-24页 |
(一)绿春县牛孔镇土嘎村自然与人文背景概述 | 第12-15页 |
(二)绿春县牛孔镇土嘎村彝族尼苏支系的源流与迁徙 | 第15-18页 |
(三)绿春县牛孔镇土嘎村彝族跳鼓舞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 第18-24页 |
二、“咪嘎哈”祭祀活动过程中跳鼓舞的田野考察 | 第24-71页 |
(一)土嘎村彝族“咪嘎哈”祭祀活动过程 | 第24-39页 |
(二)“咪嘎哈”祭祀活动中跳鼓舞的表演场域 | 第39-40页 |
(三)“咪嘎哈”祭祀活动中跳鼓舞的形态分析 | 第40-68页 |
(四)“咪嘎哈”祭祀活动中跳鼓舞的功能意义 | 第68-71页 |
三、“咪嘎哈”祭祀活动中跳鼓舞的文化内涵阐释 | 第71-78页 |
(一)仪式符号隐喻:跳鼓舞象征符号意义解读 | 第71-74页 |
(二)信仰表达:彝族原始宗教崇拜信仰观 | 第74-76页 |
(三)生态与仪式:跳鼓舞与山地民族农耕文化生态 | 第76-78页 |
四、现代社会语境下牛孔镇土嘎村彝族跳鼓舞的发展走向 | 第78-91页 |
(一)彝族跳鼓舞的功能变迁 | 第78-82页 |
(二)社会力量的作用与跳鼓舞发展 | 第82-86页 |
(三)对绿春县牛孔镇土嘎村彝族跳鼓舞发展走向的思考 | 第86-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