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对策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言第11-15页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15页
2 红色基因的内涵及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第15-21页
    2.1 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第15-16页
    2.2 红色基因主要载体第16-17页
    2.3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第17-21页
        2.3.1 大学生的独特性和特殊地位第17-18页
        2.3.2 高校弘扬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第18-20页
        2.3.3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20-21页
3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1-30页
    3.1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6页
        3.1.1 教育形式单一,流于形式第22-24页
        3.1.2 学校不够重视,人财物投入不足第24-25页
        3.1.3 红色基因教育校园氛围不够浓厚第25-26页
    3.2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第26-30页
        3.2.1 社会现实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第27页
        3.2.2“90 后”大学生对红色基因情感态度薄弱第27-29页
        3.2.3 高校红色基因教育的体制还不够完善第29-30页
4 关于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对策及建议第30-37页
    4.1 内外联动,形成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合力第30-31页
        4.1.1 高度挖掘红色基因的历史涵意,与高校思想理论课相结合第30页
        4.1.2 政府支持,增加社会财政投入第30-31页
    4.2 整合资源,有效规划红色基因的宣传第31-33页
        4.2.1 建立专任与兼职相结合的红色教育师资团队.第31-32页
        4.2.2 发挥学生组织与共青团的作用,推动“红色基因教育”工作第32页
        4.2.3 依靠社团组织形式,实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第32页
        4.2.4 发扬班级小集体的长处,营造热烈的红色基因学习气氛第32-33页
    4.3 革新教育方式,提升红色基因教育的有效性第33-35页
        4.3.1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建实践体验模式第33页
        4.3.2 融入校园文化,创建文化感染模式第33-34页
        4.3.3 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创建网络渗透模式第34-35页
    4.4 高校传承红色基因机制的构建第35-37页
        4.4.1 构建高校的领导组织机制第35页
        4.4.2 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评估机制第35-36页
        4.4.3 构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保障机制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
下一篇:国际贸易对牙买加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