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江苏省武进区机插水稻高产技术集成与推广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研究背景第11-16页
   ·机插水稻的生产优势第11-12页
   ·机插水稻的群体特征第12-13页
   ·机插水稻的农艺特性第13-14页
   ·机插水稻的生产调控第14-16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21页
第二章 机插水稻的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特点第21-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试验设计第21-22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1页
   ·机插稻的主要生育特性第22-23页
     ·生育期的差异第22页
     ·成穗节位较高且集中第22-23页
   ·机插水稻的产量构成第23-25页
     ·足够的颖花量是实现高产的前提第23-24页
     ·机插水稻亩产700kg的产量构成第24-25页
   ·武运粳19号机插的产量构成第25-26页
   ·机插水稻的分蘖与成穗特点第26-28页
     ·缓苗期长、发苗快第26-27页
     ·等穗苗期和高峰苗期提前、高峰苗数偏高、成穗率偏低第27页
     ·成穗叶位及其分蘖发生率第27-28页
   ·机插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点第28-30页
   ·机插水稻的氮素吸收与利用特点第30-31页
 3 讨论与小结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三章 氮磷钾肥配合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第35-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试验设计第35-37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氮磷钾配合的综合产量效应第37-38页
   ·氮肥单因子效应的解析第38-39页
   ·磷肥单因子效应的解析第39-40页
   ·钾肥单因子效应的解析第40-41页
 3 讨论与小结第41-43页
   ·农艺性状第41页
   ·合理施肥,创建生态效益第41页
   ·经济效益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第四章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定量技术第45-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试验设计第45页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45-46页
 2 高产机插稻的配套技术第46-50页
   ·适时落谷第46-48页
   ·培育壮秧第48页
   ·每亩栽插穴数要适宜第48-49页
   ·基本苗要合理第49页
   ·科学肥料运筹第49-50页
   ·及时控苗第50页
   ·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第50页
 3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五章 机插水稻推广的组织模式分析第53-61页
 1 当前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第53-54页
 2 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第54-55页
   ·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第54页
   ·水稻产业化服务的作用第54页
     ·有利于农技、农机新技术推广第54页
     ·有利于化解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第54页
     ·建立的专业机插服务队伍第54页
   ·水稻产业化服务的模式第54-55页
     ·"大订单小承包"服务模式第54-55页
     ·机械化耕作服务模式第55页
     ·机械化收割服务模式第55页
     ·机械化植保服务模式第55页
 3 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第55-57页
   ·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56-57页
     ·农机服务队第56页
     ·农资服务队第56页
     ·农技服务队第56-57页
   ·水稻产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组织形式第57页
     ·建立水稻机械化服务公司第57页
     ·成立水稻产业化服务协会第57页
 4 典型分析第57-59页
   ·服务范围第58页
   ·农机保有量第58页
     ·耕作机械第58页
     ·收割机械第58页
     ·插秧机械第58页
     ·植保机械第58页
   ·开展专业化服务的基本做法第58-59页
     ·建立稳固的专业服务队伍第58页
     ·服务费用合理第58-59页
   ·服务成效显著第59页
     ·机插服务中心第59页
     ·植保服务第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六章 小结与讨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百萨偃麦草染色体1J和5J变异体的诱致与鉴定
下一篇:温州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