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复杂地基条件下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及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10-19页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1.2.2 层状地基求解的发展第15-17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粘弹性人工边界基本理论与算例验证第19-32页
    2.1 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现状第19页
    2.2 二维及三维粘弹性人工边界理论第19-23页
        2.2.1 公式推导第20-22页
        2.2.2 二维及三维弹簧阻尼器系数第22-23页
    2.3 等效荷载波动输入方法第23-29页
        2.3.1 波场分离第23-24页
        2.3.2 等效荷载的输入第24-28页
        2.3.3 考虑行波效应的自由场运动第28-29页
    2.4 三维自由场算例第29-31页
    2.5 小结第31-32页
3 特殊情况下粘弹性人工边界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第32-42页
    3.1 计算参数讨论第32-33页
        3.1.1 R的取值第32页
        3.1.2 人工边界范围第32-33页
        3.1.3 有限元网格尺寸第33页
        3.1.4 积分时间步长第33页
    3.2 波动散射问题计算精度分析第33-35页
    3.3 中高频地震波入射时主要参数取值第35-41页
        3.3.1 有限元网格尺寸取值第36-38页
        3.3.2 积分时间步长取值第38-41页
    3.4 小结第41-42页
4 边坡场地条件下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第42-50页
    4.1 工程背景第42页
    4.2 问题的提出第42-46页
        4.2.1 边坡场地条件下地震输入模型第42页
        4.2.2 边坡模型数值算例及问题的提出第42-45页
        4.2.3 边坡模型节点等效荷载分析第45-46页
    4.3 虚拟对称子结构体系的地震输入模式第46-49页
        4.3.1 虚拟对称子结构求解步骤第46-47页
        4.3.2 对称子结构计算边坡场地模型第47-49页
    4.4 小结第49-50页
5 层状场地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第50-72页
    5.1 工程背景及问题的引出第50-55页
        5.1.1 工程背景第50页
        5.1.2 粘弹性人工边界分析层状地基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5.2 成层场地地震输入模式第55-59页
        5.2.1 地震波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第55-58页
        5.2.2 地震波在水平分界面上多次反射和透射过程第58-59页
        5.2.3 考虑波的反射和透射的等效荷载形式第59页
    5.3 层状地基数值算例第59-70页
        5.3.1 不同频率地震波下层状基岩中的地震响应第60-66页
        5.3.2 不同频率地震波下软土中的地震响应第66-70页
    5.4 小结第70-72页
6 层状场地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应用第72-81页
    6.1 层状场地重力坝地震响应分析第72-77页
        6.1.1 基本资料第72页
        6.1.2 重力坝-层状场地有限元模型第72-73页
        6.1.3 地震波的处理第73-74页
        6.1.4 计算工况第74-75页
        6.1.5 计算结果整理第75-77页
        6.1.6 结果分析第77页
    6.2 层状场地地下洞室地震响应分析第77-80页
        6.2.1 基本资料第77页
        6.2.2 计算模型与计算工况第77-78页
        6.2.3 计算结果整理第78-80页
        6.2.4 计算结果分析第80页
    6.3 小结第80-8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1-82页
    7.1 结论第81页
    7.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民消费信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防波堤对近岸波生流及其作用下泥沙输运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