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Contents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1.1 船舶服役的海洋环境 | 第16页 |
1.2 铝合金在海水中的腐蚀 | 第16-18页 |
1.2.1 铝合金在海水中的小孔腐蚀 | 第16-18页 |
1.2.2 铝合金在海水中的缝隙腐蚀 | 第18页 |
1.2.3 铝合金在海水中的应力腐蚀 | 第18页 |
1.3 涂层在海洋环境下失效的宏观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1.3.1 涂层的起泡 | 第19页 |
1.3.2 涂层的开裂 | 第19页 |
1.3.3 涂层的软化 | 第19页 |
1.3.4 涂层的起皱 | 第19-20页 |
1.3.5 涂层的粉化 | 第20页 |
1.4 涂层的评价方法 | 第20-23页 |
1.4.1 涂层性能测试的加速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1.4.2 涂层性能研究的分析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1.5 防污漆简述 | 第23-27页 |
1.5.1 防污涂料的发展 | 第23-24页 |
1.5.2 船舶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 | 第24-25页 |
1.5.3 防污涂层的性能评价 | 第25-27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7-30页 |
1.6.1 前人的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1.6.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6.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以氧化亚铜为填料的防污涂层中铜离子的释放及其在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的分布 | 第30-38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实验 | 第30-3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2.2 测试内容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2.3.1 防污涂层在浸泡过程中铜的状态变化 | 第32-34页 |
2.3.2 铜离子渗出率检测 | 第34-35页 |
2.3.3 Cu~(2+)在防腐底漆/连接中间漆/防污涂层中的分布 | 第35-37页 |
2.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以氧化亚铜为填料的防污涂层对5083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38-46页 |
3.1 前言 | 第38页 |
3.2 实验 | 第38-39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2.2 测试内容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3.3.1 溶液中的Cu~(2+)含量对5083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3.3.2 长效防污涂层对5083铝合金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氧化亚铜对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46-64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 | 第46-4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4.2.2 测试内容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2页 |
4.3.1 防腐/防污涂层体系中氧化亚铜对5083铝合金点蚀敏感性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2 氧化亚铜对防腐/防污涂层体系失效行为的影响 | 第50-58页 |
4.3.3 氧化亚铜对破损涂层失效行为的影响 | 第58-62页 |
4.4 结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不同类型的防腐/防污体系对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4-78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实验 | 第64-65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5.2.2 测试内容 | 第6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7页 |
5.3.1 不同类型防腐/防污涂层体系对铝合金基体耐点蚀敏感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2 不同类型的防腐/防污涂层体系的失效行为 | 第67-73页 |
5.3.3 破损涂层的失效行为 | 第73-77页 |
5.4 结论 | 第77-78页 |
第六章 对比几种防污涂层不同的防腐/防污涂层体系对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78-98页 |
6.1 引言 | 第78页 |
6.2 实验 | 第78-79页 |
6.2.1 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6.2.2 实验方法 | 第7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79-97页 |
6.3.1 对比铁红防污漆SEA-EF99A与防污漆NAF2008A对铝合金耐蚀性能影响 | 第79-88页 |
6.3.2 725-B40-CF1防污漆和725-B40-EF1防污漆对5083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88-97页 |
6.4 结论 | 第97-98页 |
第七章 总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8-110页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第110-111页 |
附件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