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肯尼迪法律思想的背景 | 第12-15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2-13页 |
1. 黑人民权运动 | 第12-13页 |
2. 越南战争及相应的反战运动 | 第13页 |
(二) 思想背景 | 第13-15页 |
1. 美国法律现实主义思想 | 第13-14页 |
2. 反理性主义思想 | 第14-15页 |
3. 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第15页 |
二、 反正统立场:肯尼迪对法律及法官的批判 | 第15-33页 |
(一) 对法律的批判:从和谐到冲突、从形式到政策 | 第15-17页 |
1. 规则体系:从和谐一致到矛盾冲突 | 第15-16页 |
2. 法律方法:从形式推理到政策论证 | 第16-17页 |
(二) 对法官的批判:从客观中立到意识形态立场 | 第17-33页 |
1. 解释的开放性与价值冲突:法官的选择 | 第17-21页 |
2. 选择的基础:意识形态偏好 | 第21-28页 |
3. 否认意识形态指导:从法官的不诚信到大众的焦虑 | 第28-33页 |
三、 邓肯·肯尼迪的贡献与缺陷 | 第33-41页 |
(一) 肯尼迪的贡献 | 第35-38页 |
1. 指出司法推理的话语修辞面向 | 第35-36页 |
2. 给予正义存在于共识的可能性 | 第36-37页 |
3. 提出一种指引性的法治观 | 第37-38页 |
(二) 肯尼迪的缺陷 | 第38-41页 |
1. 未充分认识价值冲突:冲突并不必然导致选择 | 第38-39页 |
2. 损害三权分立的宪政基础 | 第39-40页 |
3. 轻视了法律程序的确定性 | 第40-41页 |
四、 法律的客观性和政治性:反肯尼迪立场的论述 | 第41-51页 |
(一) 有限度的客观性:一种可欲的目标 | 第41-46页 |
(二) 法律对政治的依赖和独立 | 第46-51页 |
五、 结语——拒绝刀尖上的舞蹈:法律给予的正义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一) 中文类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二) 英文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