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疏水烷基链长度对有机界面聚集体的影响

目 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28页
    1.1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概述第7-14页
        1.1.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第7-9页
        1.1.2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9-14页
            1.1.2.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第9-10页
            1.1.2.2 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模式第10-14页
                1.1.2.2.1 接触模式第11页
                1.1.2.2.2 非接触模式第11-12页
                1.1.2.2.3 轻敲模式第12-14页
    1.2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液/固界面的聚集形态第14-21页
    1.3 STM研究表面吸附有机分子的进展第21-27页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第27-28页
第二章 含有偶氮苯介晶基团的双头双亲分子在液/固界面的聚集行为第28-43页
    2.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量第29页
        2.2.2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第29-30页
        2.2.3 1H NMR 表征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2页
        2.3.1 azo-6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的核磁研究第31-32页
        2.3.2 不同浓度的azo-6在液/固界面可形成不同的表面胶束第32-36页
        2.3.3 azo-6分子在溶液/硅片界面的表面聚集第36-37页
        2.3.4 电解质对表面胶束的影响第37-42页
    2.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含有联苯介晶基团和不同长度柔性间隔基的双头双亲分子的合成及界面聚集第43-64页
    3.1 研究目的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50页
        3.2.1 合成路线第43-44页
        3.2.2 药品及仪器第44-45页
        3.2.3 合成的具体步骤第45-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3页
        3.3.1 BP-n分子在溶液中的聚集--体相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第50-52页
        3.3.2 BP-n系列分子在液/固界面聚集形态的研究第52-63页
            3.3.2.1 BP-5 分子第52-54页
            3.3.2.2 BP-10和BP-11 分子第54-60页
            3.3.2.3 BP-15 分子第60-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不同烷基链取代的喹吖啶酮衍生物在液/固界面的二维有序排列第64-76页
    4.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64页
    4.2 实验部分第64-6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5-75页
    4.4 本章小节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简历(含发表和准备发表文章)第83-86页
致谢第86-87页
摘要第87-89页
Abstract第89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Vero 细胞)的研究
下一篇: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病理、emerin蛋白及STA基因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