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金属配合物概述 | 第10-11页 |
1.2 光功能金属配合物 | 第11-15页 |
1.2.1 光致变色性质的金属配合物 | 第11-13页 |
1.2.2 光致发光性质的金属配合物 | 第13-15页 |
1.3 光功能有机化合物中的氟硼吡咯类荧光染料 | 第15-18页 |
1.3.1 光功能氟硼吡咯类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第16-17页 |
1.3.2 氟硼吡咯类有机化合物的光功能修饰 | 第17-18页 |
1.4 氟硼吡咯类有机配体构筑的金属配合物 | 第18-22页 |
1.5 客体小分子填充的氟硼吡咯类超分子网络 | 第22-25页 |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新颖BDP-I有机羧酸光功能配体分子及其苯甲酯的合成、表征与物化性质 | 第27-51页 |
2.1 概述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2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2.2.2 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路线 | 第29-30页 |
2.2.3 新颖光功能BDP-I有机羧酸配体分子的合成 | 第30-31页 |
2.2.4 BDP单晶结构的测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1页 |
2.3.1 2,4-二甲基-1H-吡咯-3,甲酯苄的FT-IR/~1H NMR表征 | 第32-34页 |
2.3.2 BDP的FT-IR / ~1H NMR/~(13)C NMR表征 | 第34-35页 |
2.3.3 BDP的单晶结构描述/ 物相分析/ 热稳定性分析 | 第35-38页 |
2.3.4 BDP-I的FT-IR/~1H NMR表征 | 第38-39页 |
2.3.5 BDP的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 | 第39-41页 |
2.3.6 BDP-I的紫外光谱与荧光光谱 | 第41-43页 |
2.3.7 BDP-I对Hg~(2+)和Cu~(2+)的探针作用 | 第43-48页 |
2.3.8 BDP-I的pH传感性质 | 第48-49页 |
2.3.9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Zn(BDP-I)(H_2O)}_n、{[Cd(BDP-I)(DMF)(H_2O)]·H_2O}_n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 第51-69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3.2.2 化合物 1({Zn(BDP-I)(H_2O)}_n)的合成 | 第52页 |
3.2.3 化合物 2({[Cd(BDP-I)(DMF)(H_2O)]·H_2O}_n)的合成 | 第52-53页 |
3.3 化合物1和 2 单晶结构的测定 | 第53-55页 |
3.4 化合物 1、2 的结构描述 | 第55-62页 |
3.4.1 化合物1的结构描述 | 第55-58页 |
3.4.2 化合物2的结构描述 | 第58-62页 |
3.5 化合物 1、2 的谱学表征与荧光性质 | 第62-67页 |
3.5.1 化合物 1、2 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页 |
3.5.2 化合物 1、2 的物相分析 | 第62-64页 |
3.5.3 化合物 1、2 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64-65页 |
3.5.4 化合物 1、2 的荧光性质 | 第65-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荧光功能性小分子BDP-II构筑的超分子网络 | 第69-89页 |
4.1 引言 | 第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2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9-70页 |
4.2.2 有机配体BDP-II的合成与1H NMR表征 | 第70-71页 |
4.2.3 化合物 3( {(BDP-II)(TFA)}_n)的合成 | 第71页 |
4.2.4 化合物 4({(BDP-II)_2(TCQ)}_n)的合成 | 第71页 |
4.2.5 化合物 5({(BDP-II)(tp)(DMF)}_n)的合成 | 第71-72页 |
4.3 化合物 3、4、5 单晶结构的测定 | 第72-74页 |
4.4 化合物 3、4、5 的结构描述 | 第74-80页 |
4.4.1 化合物3的结构描述 | 第74-76页 |
4.4.2 化合物4的结构描述 | 第76-78页 |
4.4.3 化合物5的结构描述 | 第78-80页 |
4.5 化合物 3、4、5 的谱学表征与荧光性质 | 第80-87页 |
4.5.1 化合物 3、4、5 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80-81页 |
4.5.2 化合物 3、4、5 的物相分析 | 第81-82页 |
4.5.3 化合物 3、4、5 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82-84页 |
4.5.4 化合物 3、4、5 的荧光性质 | 第84-8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3页 |
5.1 总结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附录A1 化合物的原子坐标、键长和键角表 | 第101-117页 |
附录A2 对苯二酸-Cd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第117-126页 |
A2.1 引言 | 第117页 |
A2.2 实验部分 | 第117-119页 |
A2.3 化合物A1单晶结构的测定 | 第119-120页 |
A2.4 化合物A1结构描述 | 第120-122页 |
A2.5 化合物A1的谱学表征 | 第122-123页 |
A2.6 化合物A1的晶体学数据表 | 第123-126页 |
个人简历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