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专利权质押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专利权质押在民法上的特殊性 | 第9-10页 |
·专利权质押的标的是专利权 | 第9页 |
·专利权质押的设立无须"占有"标的 | 第9页 |
·专利权质押的标的具有高风险性 | 第9-10页 |
·专利权质押标的的变现能力具有难预测性 | 第10页 |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价值 | 第10-12页 |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立法价值 | 第10-11页 |
·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现实价值 | 第11-12页 |
·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现状 | 第12-15页 |
·法律保障 | 第12-13页 |
·政策支持 | 第13-14页 |
·运行现状 | 第14-15页 |
2 美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现状与启示 | 第15-20页 |
·美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现状 | 第15-18页 |
·美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美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操作模式 | 第17-18页 |
·美国专利权质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8-20页 |
·如何确保被质押专利权的价值发挥 | 第18-19页 |
·如何拓展专利权质押后的变现途径 | 第19页 |
·如何发挥担保公司降低质押风险的作用 | 第19-20页 |
3 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28页 |
·在出质人与质权人的权利义务上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出质人的范围较狭窄 | 第20-21页 |
·出质人在专利权质押成立后处置行为存在限制 | 第21-22页 |
·质权人在专利遭受不利时无起诉主体资格 | 第22-23页 |
·在专利权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专利权评估不是专利权质押的必经程序 | 第23-24页 |
·专利权评估方法的缺失 | 第24-25页 |
·专利权质押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专利权审查机制的缺失 | 第25页 |
·专利权交易市场不成熟 | 第25-27页 |
·专利权质押货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的缺失 | 第27-28页 |
4 我国专利权质押制度的完善 | 第28-35页 |
·合理分配出质人与质权人的权利义务 | 第28-30页 |
·拓宽出质人主体范围 | 第28页 |
·明确出质人专利权质押成立后处置行为的合法性 | 第28-29页 |
·明确质权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 第29-30页 |
·专利权价值评估制度的完善 | 第30-32页 |
·合理使用现有评估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 | 第30-31页 |
·确立专利权价值评估报告备案制度 | 第31-32页 |
·完善专利权质押配套制度 | 第32-35页 |
·建立专利权有效性审查机制 | 第32页 |
·完善专利权交易市场 | 第32-33页 |
·建立专利权质押货款风险补偿金制度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