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5-16页 |
| 1 绪论 | 第16-2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1.4 研究内容和假设 | 第20-23页 |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3-25页 |
| 2 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理论分析 | 第25-43页 |
| 2.1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 2.2 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 2.3 货币供应量可测性的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 2.4 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 | 第33-34页 |
| 2.5 内生货币视角下货币供应量反映经济运行状态的理论基础 | 第34-37页 |
| 2.6 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 | 第37-41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 3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设计与计量 | 第43-56页 |
| 3.1 货币定义概念界定 | 第43-45页 |
| 3.2 统计口径拓展因素 | 第45-52页 |
| 3.3 经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 | 第52-56页 |
| 4 基于修正指标的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分析 | 第56-60页 |
| 4.1 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 第56页 |
| 4.2 货币需求函数的修正 | 第56-57页 |
| 4.3 模型估计结果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5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对政策工具的敏感性分析 | 第60-67页 |
| 5.1 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 | 第60页 |
| 5.2 STR模型的构建 | 第60-61页 |
| 5.3 数据选取与实证分析 | 第61-66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6 修正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77页 |
| 6.1 实证分析 | 第67-74页 |
| 6.2 相关性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77-82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77-78页 |
| 7.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78页 |
| 7.4 政策建议 | 第78-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 附录 1 | 第87-90页 |
| 附录 2 | 第90-92页 |
| 作者简历 | 第92-9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