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引言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0页 |
2.相关理论和概念 | 第10-16页 |
2.1 人才培养概述 | 第10-14页 |
2.1.1 人才概念的研究概述 | 第10-13页 |
2.1.2 人才培养理论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2.2 大学生村官概述 | 第14-16页 |
2.2.1 大学生村官界定 | 第14页 |
2.2.2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3.对达拉特旗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分析 | 第16-28页 |
3.1 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 第16-24页 |
3.1.1 调查地区的基本情况 | 第16页 |
3.1.2 调查研究过程 | 第16-17页 |
3.1.3 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调查研究 | 第17-21页 |
3.1.4 对大学生村官李芳的调查研究 | 第21-24页 |
3.2 达拉特旗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成就 | 第24-26页 |
3.2.1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 第24-25页 |
3.2.2 促进了农村文化发展 | 第25页 |
3.2.3 促进了国家方针政策传输 | 第25-26页 |
3.2.4 促进了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全面提高 | 第26页 |
3.3 达拉特旗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问题 | 第26-28页 |
3.3.1 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缺陷 | 第26-27页 |
3.3.2 大学生村官素质尚待提高 | 第27-28页 |
3.3.3 社会对大学生村官的忽视和漠视 | 第28页 |
4.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对策 | 第28-35页 |
4.1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 第28-29页 |
4.1.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 第28-29页 |
4.1.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 | 第29页 |
4.2 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 | 第29-31页 |
4.2.1 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制度 | 第29页 |
4.2.2 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 | 第29-31页 |
4.3 提高社会力量的关注度和扶持度 | 第31-32页 |
4.3.1 高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输出者的作用 | 第31页 |
4.3.2 新闻媒介充分发挥宣传者的作用 | 第31页 |
4.3.3 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支持者的作用 | 第31-32页 |
4.4 加强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建设 | 第32页 |
4.4.1 正确角色定位 | 第32页 |
4.4.2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第32页 |
4.5 提高创新能力 | 第32-35页 |
4.5.1 正确认识创新的地位和作用 | 第32-33页 |
4.5.2 推动创新全面发展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一)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问卷 | 第38-41页 |
附录(二)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旗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十八号建议的答复 | 第41-42页 |
附录(三) 对大学生村官李芳的访谈记录 | 第42-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