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水杨酸废水的膜萃取生物降解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 ·水杨酸废水处理概述 | 第12页 |
| ·水杨酸废水来源 | 第12页 |
| ·水杨酸废水危害 | 第12页 |
| ·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物理、化学处理法 | 第13-15页 |
| ·生物处理法 | 第15页 |
| ·生物与物理、物化组合法 | 第15-16页 |
|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 ·膜材料的分类 | 第16页 |
| ·几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 | 第16-17页 |
| ·硅橡胶膜的发展及应用 | 第17-18页 |
| ·硅橡胶膜 | 第17页 |
| ·硅橡胶膜的应用 | 第17-18页 |
| ·膜萃取回收芳香烃类系统(MARS)及其应用 | 第18-20页 |
| ·MARS技术特点 | 第18-19页 |
| ·MAR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19-20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 第20-23页 |
| ·膜萃取的原理及其特点 | 第20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 第20-23页 |
| ·水杨酸降解菌研究进展 | 第23页 |
|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选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5-35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膜材料 | 第26页 |
| ·实验原理 | 第26页 |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26-28页 |
| ·膜萃取反应器 | 第26-27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 ·菌的驯化培养及水杨酸降解性能考察 | 第28-29页 |
| ·膜萃取反应器特性考察 | 第29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传质特性及水杨酸降解性能考察 | 第29页 |
| ·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 ·水杨酸浓度的测定 | 第29-31页 |
| ·悬浮生物量的测定 | 第31页 |
| ·理论分析及参数计算 | 第31-35页 |
| ·水杨酸形态随pH的变化 | 第31-32页 |
| ·总传质系数 | 第32-33页 |
| ·参数计算 | 第33-35页 |
| 3 水杨酸的生物降解性能 | 第35-37页 |
| ·降解水杨酸的功能菌群的驯化培养 | 第35页 |
| ·水杨酸的生物降解性能考察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膜萃取反应器传质特性及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37-50页 |
| ·水杨酸的去除率及系统稳定性 | 第37-40页 |
| ·进水流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8页 |
| ·萃取液pH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料液进水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膜萃取反应器传质特性及其与水杨酸去除率的关系 | 第40-44页 |
| ·进水流量对传质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温度对传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 ·萃取液pH值对传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料液进水浓度对传质的影响 | 第44页 |
| ·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44-49页 |
| ·不同进水流量下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44-46页 |
| ·不同温度下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46-47页 |
| ·不同萃取液pH下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47-48页 |
| ·不同进水浓度下水杨酸回收特性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传质特性及生物降解特性 | 第50-54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传质特性 | 第50-51页 |
|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生物降解特性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6 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和膜萃取反应器传质特性对比 | 第54-56页 |
| ·传质特性对比 | 第54页 |
| ·传质机理分析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 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