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中国刺胫弄蝶族Baorini的形态学分类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1.1.1 刺胫弄蝶族Baorini的形态特征 | 第9-10页 |
1.1.2 中国刺胫弄蝶族Baorini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 第10-13页 |
1.1.3 形态分类学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1.4 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1.5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 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6-21页 |
1.2.1 分子系统学研究原理与方法 | 第16-19页 |
1.2.2 分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国刺胫弄蝶族(Baorini)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21-43页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1-25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1.3 序列编辑和分析 | 第27-29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9-39页 |
2.2.1 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2.2.2 碱基替换饱和效应的检验 | 第31页 |
2.2.3 邻接树(neighbor joining tree , NJ) | 第31-36页 |
2.2.4 贝叶斯树(bayesian inference, BI) | 第36-39页 |
2.3 讨论 | 第39-43页 |
2.3.1 稻弄蝶属Parnara的分类地位 | 第39页 |
2.3.2 刺胫弄蝶属Baoris和谷弄蝶属Pelopidas的分类地位 | 第39页 |
2.3.3 孔弄蝶属Polytremis的分类地位 | 第39-40页 |
2.3.4 孔弄蝶属Polytremis、白斑弄蝶属Tsukiyamaia和珂弄蝶属Caltoris的亲缘关系 | 第40-41页 |
2.3.5 拟籼弄蝶属Pseudoborbo的有效性和分类地位 | 第41-42页 |
2.3.6 COI序列能否作为DNA条形码来鉴定该族物种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盒纹孔弄蝶指名亚种Polytremis theca theca和华东亚种Polytremis thecafukia的分类地位研究 | 第43-58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4-47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7页 |
3.2 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3.3.1 遗传变异和单倍型网络 | 第49-52页 |
3.3.2 系统发育及种群结构分析 | 第52-53页 |
3.3.3 种群数量推断与分歧时间的估计 | 第53-56页 |
3.4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著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