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3-29页 |
1.1 军曹鱼生物学特征及养殖概况 | 第13页 |
1.1.1 军曹鱼生物学特征 | 第13页 |
1.1.2 军曹鱼养殖概况 | 第13页 |
1.2 益生菌及其在鱼类中的应用 | 第13-21页 |
1.2.1 益生菌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益生菌的特性及生理功能 | 第14-16页 |
1.2.3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 第16-18页 |
1.2.4 益生菌在鱼类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2.5 益生菌的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2.6 展望 | 第20-21页 |
1.3 鱼类肠道菌群及研究技术 | 第21-28页 |
1.3.1 鱼类肠道菌群的形成 | 第21页 |
1.3.2 鱼类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 | 第21-22页 |
1.3.3 鱼类肠道菌群对鱼类机体健康的影响 | 第22页 |
1.3.4 肠道菌群的分析技术 | 第22-28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2 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生长性能、免疫酶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1.3 益生菌种类及增殖 | 第30页 |
2.1.4 实验设计及饲料制作 | 第30-31页 |
2.1.5 实验用鱼及饲养管理 | 第31页 |
2.1.6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1.7 计算公式及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2 结果 | 第33-38页 |
2.2.1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3页 |
2.2.2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血清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7页 |
2.2.3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 讨论 | 第38-42页 |
2.3.1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2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血清免疫酶的影响 | 第39-41页 |
2.3.3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肝脏及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3 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43-6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3.1.1 实验设计及仪器试剂 | 第43页 |
3.1.2 样品采集 | 第43页 |
3.1.3 肠道菌群总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3.1.4 细菌 16S rDNA V3区PCR扩增 | 第44-45页 |
3.1.5 细菌基因组总DNA 16S rDNA V3区扩增片段DGGE分析 | 第45-46页 |
3.1.6.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46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6-63页 |
3.2.1 肠道细菌总DNA琼脂糖电泳结果 | 第46-47页 |
3.2.2 细菌 16S rDNA V3区PCR扩增琼脂糖电泳 | 第47-48页 |
3.2.3 肠道细菌DGGE电泳图 | 第48页 |
3.2.4 军曹鱼前肠菌群结构分析 | 第48-58页 |
3.2.5 军曹鱼后肠菌群结构分析 | 第58-63页 |
3.3 讨论 | 第63-66页 |
3.3.1 不同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前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63-65页 |
3.3.2 不同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后肠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 小结 | 第66-67页 |
4 二种益生菌对军曹鱼TLR9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7-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4.1.1 实验设计及仪器试剂 | 第67页 |
4.1.2 样品组织的获取 | 第67页 |
4.1.3 组织总RNA的抽提 | 第67-68页 |
4.1.4 总RNA完整性及浓度的检测 | 第68页 |
4.1.5 总RNA反转成cDNA第一链 | 第68页 |
4.1.6 TLR9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第68-69页 |
4.1.7 数据统计与处理 | 第69-7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4.2.1 军曹鱼幼鱼不同组织总RNA琼脂糖电泳结果 | 第70-71页 |
4.2.2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肝脏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71页 |
4.2.3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肾脏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4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脾脏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72页 |
4.2.5 益生菌对军曹鱼幼鱼肠道TLR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 讨论 | 第73-74页 |
4.4 小结 | 第74-75页 |
5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作者简介 | 第91-92页 |
导师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