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现状 | 第11-13页 |
1.2.2 Ni~(2+)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现状 | 第13-15页 |
1.3 磁性材料 | 第15-18页 |
1.3.1 磁性材料的分类 | 第16页 |
1.3.2 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的结构及性质 | 第16-17页 |
1.3.3 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的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4 磁性复合材料 | 第18-21页 |
1.4.1 磁性复合材料载体介绍 | 第18-20页 |
1.4.2 磁性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1-24页 |
1.5.1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页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5.3 本文创新点 | 第22页 |
1.5.4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材料 | 第24-31页 |
2.1 磁性沸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处理苯酚废水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1.1 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2.1.2 沸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第25页 |
2.1.3 磁性沸石/壳聚糖微球制备 | 第25-26页 |
2.1.4 MZC光催化UV/Fenton反应去除苯酚实验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2 磁性纤维素钠的制备方法及处理Ni~(2+)废水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2.2.2 Fe_3O_4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离子液体[mmBim]Br制备 | 第28-29页 |
2.2.4 磁性纤维素钠的制备 | 第29页 |
2.2.5 MCS吸附Ni~(2+)废水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2.6 MCS的解析再生 | 第29-30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30-31页 |
2.3.1 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30页 |
2.3.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30页 |
2.3.3 扫描电镜(SEM)表征及射线能谱仪(EDS)表征 | 第30页 |
2.3.4 比表面积(BET)表征 | 第30-31页 |
第3章 MZC光催化UV/Fenton反应去除苯酚实验结果分析 | 第31-40页 |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3.1.1 绘制苯酚标液浓度~吸光度图 | 第31页 |
3.1.2 MZC投加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3 苯酚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4 pH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5 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6 H2O2投加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1.7 紫外光强度的影响 | 第36页 |
3.1.8 不同材料催化非均相UV/Fenton效果对比 | 第36-37页 |
3.2 MZC的表征 | 第37-39页 |
3.2.1 扫描电镜表征 | 第37-38页 |
3.2.2 射线能谱仪EDS表征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MCS吸附Ni~(2+)废水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53页 |
4.1 MCS吸附镍离子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4.1.1 Ni~(2+)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2 pH值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3 MCS投加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3页 |
4.1.5 MCS再生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2 MCS的表征结果 | 第44-47页 |
4.2.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 第44-45页 |
4.2.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5-46页 |
4.2.3 扫描电镜及EDS分析 | 第46-47页 |
4.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7-49页 |
4.4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49-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 第53-55页 |
5.1 总结 | 第53-54页 |
5.2 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