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9页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0.1.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0.1.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页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 创业的基本概述 | 第19-26页 |
1.1 创业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1.1.1 创业 | 第19-20页 |
1.1.2 大学生创业 | 第20-21页 |
1.1.3 大学生创业的制约因素 | 第21-22页 |
1.2 大学生创业的特征 | 第22-24页 |
1.2.1 创业主体为大学生 | 第22页 |
1.2.2 企业规模比较小 | 第22页 |
1.2.3 领域比较集中 | 第22-23页 |
1.2.4 资金来源比较单一 | 第23页 |
1.2.5 技术含量低 | 第23页 |
1.2.6 创业利润高,风险大 | 第23-24页 |
1.3 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 第24-26页 |
1.3.1 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 第24页 |
1.3.2 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 第24页 |
1.3.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第24-25页 |
1.3.4 有利于完善保证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公共政策 | 第25-26页 |
2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 第26-32页 |
2.1 大学生创业取得的成绩 | 第26-27页 |
2.1.1 大学生创业促进传统就业观转变 | 第26页 |
2.1.2 大学生创业活动丰富多彩 | 第26页 |
2.1.3 大学生成功创业带动就业 | 第26-27页 |
2.2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 第27-29页 |
2.2.1 科技含量低 | 第27页 |
2.2.2 项目不成熟 | 第27-28页 |
2.2.3 经营的领域范围窄 | 第28页 |
2.2.4 创业成功率低 | 第28-29页 |
2.2.5 经验不足 | 第29页 |
2.3 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产生的原因 | 第29-32页 |
2.3.1 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 第29页 |
2.3.2 创业教育实践性差 | 第29-30页 |
2.3.3 专门机构指导不及时 | 第30页 |
2.3.4 获取信息渠道单一 | 第30-31页 |
2.3.5 获得资源公平程度低 | 第31页 |
2.3.6 创业资金严重不足 | 第31-32页 |
3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 第32-39页 |
3.1 深化创业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 第32-34页 |
3.1.1 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 第32页 |
3.1.2 形成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 第32-33页 |
3.1.3 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指导 | 第33页 |
3.1.4 强调创业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 第33页 |
3.1.5 提供大学生创业活动平台 | 第33-34页 |
3.2 培养创新意识实现科学创业 | 第34-35页 |
3.2.1 注重培养创新意识 | 第34页 |
3.2.2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 第34-35页 |
3.2.3 丰富创业实践经验 | 第35页 |
3.2.4 增强市场信息敏锐度 | 第35页 |
3.3 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与引导 | 第35-37页 |
3.3.1 完善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 | 第35-36页 |
3.3.2 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 | 第36页 |
3.3.3 加强专门的创业机构建设 | 第36页 |
3.3.4 加大资金投入 | 第36-37页 |
3.3.5 建立创业和弱化创业风险的创业支持系统 | 第37页 |
3.4 完善新创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 第37-39页 |
3.4.1 建立为新创立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 | 第37-38页 |
3.4.2 构建新创立企业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 第38页 |
3.4.3 引导民间资本建立新创企业风险投资基金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