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5-18页 |
| 2.1 病例选择与分组 | 第15-16页 |
| 2.2 超声引导下前、中斜角肌阻滞组 | 第16页 |
| 2.3 第四颈椎横突阻滞组 | 第16-17页 |
| 2.4 统计方法 | 第17-18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8-21页 |
| 3.1 一般资料 | 第18页 |
| 3.2 两组患者阻滞后颈部肌肉显影情况 | 第18-19页 |
| 3.3 两组患者阻滞后不良反应比较 | 第19页 |
| 3.4 两组患者阻滞后短期效果的比较 | 第19-20页 |
| 3.5 阻滞后远期效果随访 | 第20-21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1-26页 |
| 4.1 诊断性局部阻滞的种类及其对NTOS诊断的价值 | 第21页 |
| 4.2 第四颈椎横突阻滞的机理和价值: | 第21-23页 |
| 4.3 超声引导下前、中斜角肌阻滞的特点和注意点: | 第23-24页 |
| 4.4 展望 | 第24-26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第6章 综述 | 第30-49页 |
| 6.1 前言 | 第30页 |
| 6.2 解剖 | 第30-31页 |
| 6.3 病因和病理 | 第31-32页 |
| 6.4 NTOS的诊断 | 第32-38页 |
| 6.4.1 病史和临床表现 | 第32-33页 |
| 6.4.2 神经电生理诊断 | 第33-35页 |
| 6.4.3 影像学检查 | 第35-36页 |
| 6.4.4 斜角肌阻滞 | 第36-38页 |
| 6.4.5 鉴别诊断 | 第38页 |
| 6.5 治疗 | 第38-40页 |
| 6.6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