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大众传播学视阙下的微博文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微博应运而生第11-18页
    1.1 微博诞生的时代背景第12-13页
        1.1.1 时代情绪——后现代主义第12-13页
        1.1.2 技术背景——媒介革命第13页
    1.2 微博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1 微博概念界定第13-14页
        1.2.2 微博发展历程第14页
    1.3 微博的传播机制第14-17页
    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微博文化现象分析第18-36页
    2.1 微博传播主体及功能概述第18-23页
        2.1.1 个人用户第18-19页
        2.1.2 各级媒体第19-20页
        2.1.3 微博营销第20-21页
        2.1.4 政务微博第21-23页
    2.2 微博文本分析第23-34页
        2.2.1 微博文本分类第23-31页
        2.2.2 微博写作特点第31-34页
    小结: 新媒体语境下微博文化的消费第34-36页
第三章 微博媒介文化构造第36-44页
    3.1 微博——自媒体先锋第36-37页
    3.2 微博的社会交往意义第37-40页
        3.2.1 个体的表达与记录第37-39页
        3.2.2 知识积累第39页
        3.2.3 圈子生态第39-40页
    3.3 微博的社会功能第40-43页
        3.3.1 核心概念界定第40-41页
        3.3.2 微博社会功能分析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微博文化现象——反思与展望第44-53页
    4.1 反思第44-48页
        4.1.1 净化微博生态第44-45页
        4.1.2 重塑微博话语权第45-46页
        4.1.3 虚拟世界≠真实第46-48页
    4.2 展望第48-52页
        4.2.1 微博媒介发展现状第48-49页
        4.2.2 微博媒介自身局限第49-51页
        4.2.3 期待:微博的未来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人群中XRCC1 Arg194Trp位点多态性和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下一篇:文学与生活:德昌傈僳族口头文学的人类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