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6 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22页 |
2.1 地层 | 第15-17页 |
2.2 岩浆岩 | 第17-18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18-19页 |
2.4 区域矿产概况 | 第19-20页 |
2.5 区域韧性剪切带概况 | 第20-22页 |
2.5.1 璜茅—五城—屯溪韧性剪切带 | 第20-21页 |
2.5.2 大阜韧性剪切带 | 第21页 |
2.5.3 白际岭韧性剪切带 | 第21页 |
2.5.4 障公山韧性剪切带 | 第21-22页 |
第3章 九亩丘矿区地质特征 | 第22-26页 |
3.1 新元古代昌前组(Pt3ch) | 第23-24页 |
3.2 新元古代井潭组(Pt3j) | 第24-25页 |
3.3 中生代侏罗系洪琴组(J2h) | 第25-26页 |
第4章 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厘定 | 第26-37页 |
4.1 韧性剪切带变形宏观特征 | 第26-28页 |
4.2 显微构造特征 | 第28-32页 |
4.2.1 昌前组(Pt3ch)岩石样品显微构造特征 | 第29-30页 |
4.2.2 井潭组(Pt3j)岩石样品显微构造特征 | 第30-32页 |
4.3 石英C轴组构分析(EBSD) | 第32-35页 |
4.3.1 昌前组(Pt3ch)岩石样品石英C组构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4.3.2 井潭组(Pt3j)岩石样品石英C组构分析结果 | 第33-35页 |
4.4 运动学涡度分析 | 第35-37页 |
第5章 韧性剪切带与成矿作用间的关系 | 第37-50页 |
5.1 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地质特征 | 第37-39页 |
5.2 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各元素含量特征 | 第39-47页 |
5.3 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 | 第47-48页 |
5.4 韧性剪切带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