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设立警务辅助人员辅助执法权的可行性探讨--从非执法主体参与执法层面展开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意义第10-12页
        一 背景第10-11页
        二 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基本思路第12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第12-15页
        一 解决基层一线公安机关执法警力严重不足问题第12页
        二 规范完善警务辅助人员参与执法问题第12-13页
        三 希望对当前最大争论的执法权问题的解决能有所裨益第13-15页
第二章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综述第15-28页
    第一节 警务辅助人员制度概述第15-18页
        一 警务辅助人员的概念第15页
        二 警务辅助人员的法律身份及地位第15-17页
        三 警务辅助人员的特征第17-18页
    第二节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制度的历史传承第18-21页
        一 改革开放以来至一九九零年代中期左右第18-19页
        二 一九九零年代中期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第19页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9-21页
    第三节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现状和问题第21-28页
        一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制度现状和问题第21-24页
        二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执法权制度现状及问题第24-28页
第三章 域外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概述第28-33页
    第一节 英国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第28-29页
    第二节 美国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第29-30页
    第三节 新加坡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第30-31页
    第四节 我国香港地区警务辅助人员及其执法权制度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警务辅助人员辅助执法权制度探讨第33-48页
    第一节 执法权第33-37页
        一 执法权概念综述第33-35页
        二 执法权种类第35页
        三 我国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的特征第35-37页
    第二节 辅助执法权第37-43页
        一 辅助执法权概念第39页
        二 辅助执法权性质第39-41页
        三 辅助执法权实施主体第41页
        四 辅助执法权实施的限定条件第41-42页
        五 辅助执法权实施的法律效果第42-43页
    第三节 设立辅助执法权的现实必要性第43-45页
        一 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问题,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第43页
        二 节约财政支出,节省行政成本第43页
        三 明晰警务辅助人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力、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可依第43-44页
        四 明确执法权和辅助执法权不同及各自行使边界第44-45页
    第四节 辅助执法权的范围和边界(例外情况)第45页
        一 决定权、强制措施权、处罚权不得由警务辅助人员辅助实行第45页
        二 武器警械使用条例里的武器不得由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携带使用第45页
    第五节 设立辅助执法权的实务要求第45-48页
        一 对招录人员进行统一要求,进行实战化业务培训第45-46页
        二 配发全国统一标准装备以及警械第46页
        三 配发全国统一标准的工作证件第46页
        四 可配发全国统一标准的辅助执法的资格证件第46页
        五 需在在人民警察带领下辅助其执法权行为时行使第46-48页
第五章 设立辅助执法权制度的立法建议第48-56页
    第一节 《人民警察法》立法建议第48-49页
    第二节 《武器和警械使用条例》立法建议第49-50页
        一 武器的配备与使用第49-50页
        二 警械的配备与使用第50页
        三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立法建议第50页
    第三节 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建议第50-55页
        一 关于交通警务辅助人员疏导指挥交通相关权力的立法建议第50-51页
        二 关于交通警务辅助人员事故处理资格的立法建议第51-53页
        三 关于交通警务辅助人员遇交通违法进行处置的立法建议第53-55页
    第四节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建议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历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插画艺术研究
下一篇:西方写实造型观对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