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杀虫剂论文

Cry1A类蛋白交换结构域对杀虫活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9-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前言第13-28页
    1.1 苏云金芽胞杆菌第13页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第13-23页
        1.2.1 Cry蛋白第13-14页
        1.2.2 Cry蛋白命名第14-15页
        1.2.3 Cry蛋白作用机制第15页
        1.2.4 Cry蛋白结构第15-21页
        1.2.5 Cry蛋白的进化第21-23页
    1.3 Cry1Ah蛋白第23-24页
    1.4 Cry1Ab蛋白第24-25页
    1.5 Cry1Ca蛋白第25-27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7页
    1.7 立题依据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6页
    2.1 材料第28-31页
        2.1.1 供试菌株和质粒第28页
        2.1.2 引物合成及序列测定第28-29页
        2.1.3 抗生素第29页
        2.1.4 培养基第29页
        2.1.5 核酸电泳试剂第29页
        2.1.6 E.coli质粒DNA提取第29-30页
        2.1.7 生化试剂和酶第30页
        2.1.8 标准分子量第30页
        2.1.9 SDS - PAGE试剂第30页
        2.1.10其他试剂第30-31页
    2.2 仪器设备第31页
    2.3 供试昆虫第31页
    2.4 试验方法第31-34页
        2.4.1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第31-32页
        2.4.2 PCR扩增程序第32页
        2.4.3 重叠PCR扩增第32页
        2.4.4 转化第32-33页
        2.4.5 基因鉴定第33页
        2.4.6 序列的测定及分析第33页
        2.4.7 杂合蛋白表达第33-34页
    2.5 蛋白电泳检测第34页
    2.6 杀虫活性测定第34-36页
        2.6.1 小菜蛾生物活性测定第34-35页
        2.6.2 玉米螟生物活性测定第35页
        2.6.3 甜菜夜蛾、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第35页
        2.6.4.猿叶甲生物活性测定第35-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55页
    3.1 pET-AHAHAB构建第36-42页
        3.1.1 Cry1Ah与Cry1Ab、pET-AHAHAB序列比较第36页
        3.1.2 Cry1Ah与Cry1Ab结构域I比较第36-37页
        3.1.3 Cry1Ah与Cry1Ab杂合蛋白构建第37-38页
        3.1.4 pET-AHAHAB蛋白定量结果第38-39页
        3.1.5 pET-AHAHAB生物活性测定第39-42页
    3.2 AhAhCa构建第42-47页
        3.2.1 Cry1Ah1与Cry1Ca7、AhAhCa序列比较第42-43页
        3.2.2 Cry1Ah与Cry1Ca结构域I比较第43-44页
        3.2.3 Cry1Ah与Cry1Ca杂合蛋白构建第44页
        3.2.4 构建杂合蛋白测序结果第44-45页
        3.2.5 AhAhCa蛋白定量结果第45页
        3.2.6 AhAhCa生物活性测定第45-47页
    3.3 AhAb Ab构建第47-50页
        3.3.1 Cry1Ah与Cry1Ab、AhAbAb序列比较第47页
        3.3.2 Cry1Ah与Cry1Ab杂合蛋白构建第47-48页
        3.3.3 cry1Ah和cry1Ab13 PCR扩增产物第48页
        3.3.4 AhAbAb酶切鉴定结果第48页
        3.3.5 AhAbAb转Rosetta PCR鉴定结果第48-49页
        3.3.6 AhAbAb蛋白表达第49页
        3.3.7 p ET-AHABAB 生物活性测定第49-50页
    3.4 pET-AHCACA构建第50-55页
        3.4.1 Cry1Ah与Cry1Ca、pET-AHCACA序列比较第50-51页
        3.4.2 cry1Ah和cry1Ca7 PCR扩增产物第51页
        3.4.3 p ET-AHCACA酶切鉴定结果第51-52页
        3.4.4 pET-AHCACA转Rosetta PCR鉴定结果第52页
        3.4.5 pET-AHCACA表达第52-53页
        3.4.6 pET-AHCACA生物活性测定第53-55页
4 讨论第55-57页
5 结论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毕飞宇小说的“民间性”叙事
下一篇: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