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章 贿赂的含义及其法律规定 | 第14-20页 |
第一节 贿赂的概念、特征、分类 | 第14-17页 |
一 贿赂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 贿赂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三 贿赂的分类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法律对贿赂的规定 | 第17-20页 |
一 当前我国法律对贿赂范围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的规定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非财产性利益入罪的困境及其必要性 | 第20-26页 |
第一节 非财产性利益入罪的困境 | 第20-22页 |
一 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造成罪与非罪的界限模糊 | 第20-21页 |
二 入罪后面临的量刑标准难以把握 | 第21页 |
三 司法实践中取证困难 | 第21-22页 |
四 入罪后有扩大贿赂犯罪之嫌 | 第22页 |
第二节 非财产性利益入罪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一 符合贿赂犯罪“权钱交易”的本质特征 | 第23页 |
二 是新形势下打击贿赂犯罪的客观要求 | 第23-24页 |
三 是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义务的要求 | 第24页 |
四 是刑法与时俱进的要求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贿赂范围的理论争议及性贿赂相关问题 | 第26-36页 |
第一节 贿赂范围的理论争议 | 第26-28页 |
一 财物说 | 第26页 |
二 财产性利益说 | 第26-27页 |
三 需要说或利益说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性贿赂入罪问题 | 第28-36页 |
一 性贿赂入刑的理论争议 | 第29-30页 |
(一)肯定说 | 第29页 |
(二)否定说 | 第29-30页 |
二 性贿赂入罪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一)性贿赂和普通贿赂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 第30-31页 |
(二)性贿赂入刑体现了民意的普遍要求 | 第31页 |
(三)性贿赂在现实生活中的高发性且有继续蔓延之势 | 第31-32页 |
三 性贿赂入罪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一)性贿赂的犯罪构成要件 | 第32页 |
(二)取证难不应当成为阻挡性贿赂入罪的理由 | 第32页 |
(三)对性贿赂进行定罪处罚不是对隐私权的侵犯,更不是对妇女人格尊严的侮辱 | 第32-33页 |
(四)性贿赂入罪并不违反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 第33页 |
四 国外刑法对性贿赂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五 性贿赂入罪的法律构想 | 第34-36页 |
(一)定罪 | 第34页 |
(二)量刑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其他国家(地区)法律对受贿罪的规定及其借鉴意义 | 第36-43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对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规定 | 第36-37页 |
一 德国 | 第36页 |
二 法国 | 第36页 |
三 日本 | 第36-37页 |
四 俄罗斯 | 第37页 |
五 意大利 | 第37页 |
六 瑞士 | 第37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对受贿罪犯罪对象的规定 | 第37-38页 |
一 美国 | 第37页 |
二 英国 | 第37-38页 |
三 加拿大 | 第38页 |
第三节 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有关贿赂范围的立法 | 第38-39页 |
一 香港 | 第38页 |
二 澳门 | 第38页 |
三 台湾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构想 | 第39-43页 |
一 适度扩张贿赂的范围 | 第39-40页 |
二 以司法解释对非财产性利益的范围加以限定 | 第40-41页 |
三 取消单一“计赃定罪”的量刑模式 | 第41页 |
四 对贿赂犯罪在量刑时附加资格刑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