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1 GCRV研究历史 | 第14页 |
1.2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14-15页 |
1.3 GCRV生物学研究 | 第15-17页 |
1.3.1 GCRV形态特征 | 第15-16页 |
1.3.2 GCRV理化特性 | 第16页 |
1.3.3 GCRV的细胞培养及感染特性 | 第16页 |
1.3.4 GCRV的一般生物学特征 | 第16-17页 |
1.3.5 GCRV转录和翻译 | 第17页 |
1.4 GCRV的检测 | 第17页 |
1.5 病毒感染对宿主影响研究 | 第17-18页 |
1.5.1 水产动物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关系 | 第17-18页 |
1.5.2 GCRV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 | 第18页 |
1.6 草鱼出血病病害防控技术研究 | 第18-22页 |
1.6.1 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 | 第18-19页 |
1.6.2 草鱼机体免疫抗GCRV研究 | 第19-20页 |
1.6.3 基因干扰技术抑制草鱼出血病 | 第20页 |
1.6.4 草鱼出血病的生态防控 | 第20-21页 |
1.6.5 草鱼出血病药物防控 | 第21-22页 |
1.7 Mor抗病毒研究 | 第22-23页 |
1.7.1 Mor概述 | 第22页 |
1.7.2 Mor特性 | 第22页 |
1.7.3 Mor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8 药物抗病毒途径的相互关系 | 第23-24页 |
1.9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Mor体外抗GCRV活性研究 | 第25-5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2.1.1 细胞、病毒和化合物 | 第26页 |
2.1.2 主要细胞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第26页 |
2.1.3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26-27页 |
2.1.4 病毒扩增与滴度 | 第27-29页 |
2.1.5 Mor抗病毒处理后对细胞活力检测 | 第29-30页 |
2.1.6 药物对细胞的安全性检测 | 第30页 |
2.1.7 Mor在CIK细胞的药物代谢检测 | 第30页 |
2.1.8 Mor抗GCRV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形态学检测 | 第30-31页 |
2.1.9 Mor抗GCRV病毒效果的浓度梯度检测 | 第31页 |
2.1.10 Mor处理后对病毒滴度的检测 | 第31-32页 |
2.1.11 Mor处理后对病毒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32-34页 |
2.1.12 Mor处理后对GCRV病毒蛋白表达的检测 | 第34-3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8页 |
2.2.1 Mor对GCRV病毒的体外抗病毒活性 | 第35-36页 |
2.2.2 Mor对细胞的急性毒性 | 第36页 |
2.2.3 Mor在CIK细胞内的代谢作用 | 第36-40页 |
2.2.4 Mor抗GCRV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形态学检测 | 第40页 |
2.2.5 Mor抗GCRV的浓度梯度检测结果 | 第40-42页 |
2.2.6 Mor处理后对病毒滴度的影响 | 第42页 |
2.2.7 Mor处理后对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47页 |
2.2.8 Mor对GCRV病毒蛋白表达的抑制 | 第47-48页 |
2.3 讨论 | 第48-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Mor在体抗GCRV研究 | 第51-5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3.1.2 药物对草鱼的安全性 | 第51-52页 |
3.1.3 病毒攻毒及药物处理 | 第52页 |
3.1.4 Mor抗病毒效果检测 | 第52页 |
3.1.5 Mor抗病毒过程中对草鱼血液酶活检测 | 第52页 |
3.2 结果 | 第52-57页 |
3.2.1 Mor对草鱼的急性毒性 | 第52-53页 |
3.2.2 Mor处理后对草鱼死亡率的保护 | 第53-54页 |
3.2.3 药物浸泡和注射下对草鱼组织内GCRV的检测 | 第54-55页 |
3.2.4 药物注射处理下对草鱼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第55-57页 |
3.3 讨论 | 第57-58页 |
3.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Mor抑制GCRV蛋白表达 | 第59-6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3页 |
4.1.1 GCRV104病毒VP6目的基因扩增与回收 | 第59-60页 |
4.1.2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60-61页 |
4.1.3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61-62页 |
4.1.4 Mor对重组质粒在CIK细胞内的表达的荧光检测 | 第62页 |
4.1.5 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对宿主细胞活力的检测 | 第62-63页 |
4.1.6 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对宿主凋亡的流式细胞检测 | 第63页 |
4.1.7 Mor对重组质粒转染CIK细胞后VP6表达的影响 | 第63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4.2.1 GCRV病毒VP6基因的扩增与鉴定 | 第63-64页 |
4.2.2 VP6基因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 | 第64-65页 |
4.2.3 Mor 作用下对重组质粒在 CIK 细胞内表达的影响 | 第65页 |
4.2.4 pIRES2-AcGFP1-VP6转染后对CIK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5 pIRES2-AcGFP1-VP6转染后对CIK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6-67页 |
4.2.6 Mor 对转染细胞内 VP6 表达的影响 | 第67页 |
4.3 讨论 | 第67-68页 |
4.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Mor抗CIK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 第69-8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5.1.1 Mor处理后对防止细胞核损伤的检测 | 第70页 |
5.1.2 Mor处理后对防止DNA损伤的分子检测 | 第70-71页 |
5.1.3 Mor对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检测 | 第71页 |
5.1.4 Mor抑制GCRV粒子在细胞内的复制以及抗凋亡检测 | 第71-72页 |
5.1.5 凋亡抑制剂作用下的细胞活力检测 | 第72-73页 |
5.1.6 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 3 的相对活性 | 第73页 |
5.1.7 Caspase- 9、-3 的Western-blot检测 | 第73-74页 |
5.1.8 GCRV感染对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检测 | 第74页 |
5.2 结果 | 第74-81页 |
5.2.1 Mor处理后对防止细胞核损伤的检测 | 第74-75页 |
5.2.2 Mor处理后对防止DNA断裂的检测 | 第75-76页 |
5.2.3 Mor处理后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 | 第76-79页 |
5.2.4 Mor处理后对细胞内部形态的影响 | 第79页 |
5.2.5 GCRV感染对Caspase 3 酶活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5.2.6 Mor作用下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第80-81页 |
5.3 讨论 | 第81-83页 |
5.4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Mor对宿主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 | 第84-92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84-85页 |
6.1.1 Mor处理后对宿主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84-85页 |
6.1.2 Mor抗病毒过程中对草鱼免疫影响试验 | 第85页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5-91页 |
6.2.1 Mor处理后对CIK细胞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5-88页 |
6.2.2 药物注射处理下对草鱼体内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88-91页 |
6.3 讨论 | 第91页 |
6.4 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2页 |
附录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