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1.2 半导体激光器基本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1.2.1 辐射理论 | 第14-15页 |
1.2.2 光学谐振腔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6-17页 |
2 激光器数值计算模型 | 第17-38页 |
2.1 基础数据与参数模型 | 第18-22页 |
2.1.1 载流子统计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带隙模型 | 第19-20页 |
2.1.3 电子亲和势 | 第20页 |
2.1.4 介电常数 | 第20-21页 |
2.1.5 状态密度等效质量 | 第21页 |
2.1.6 Adachi折射率模型 | 第21-22页 |
2.2 电学模型与参量计算 | 第22-32页 |
2.2.1 电学基础模型 | 第22-24页 |
2.2.2 Farahmand改良的Caughey Thomas模型 | 第24-25页 |
2.2.3 Shockley-Read-Hall复合模型 | 第25页 |
2.2.4 光子辐射复合模型 | 第25-26页 |
2.2.5 Auger复合模型 | 第26页 |
2.2.6 纤锌矿应变张量 | 第26页 |
2.2.7 纤锌矿极化模型 | 第26-27页 |
2.2.8 不完全电离模型 | 第27页 |
2.2.9 kp微扰法 | 第27-30页 |
2.2.10 应变纤锌矿三价带模型 | 第30-32页 |
2.3 光学模型与参量计算 | 第32-37页 |
2.3.1 Helmholtz方程 | 第32-34页 |
2.3.2 辐射增益与复合模型 | 第34-35页 |
2.3.3 光子速率方程 | 第35-36页 |
2.3.4 发射功率 | 第36-37页 |
2.3.5 饱和增益 | 第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仿真环境简介 | 第38-49页 |
3.1 Deckbuild | 第39-40页 |
3.2 Tonyplot | 第40-41页 |
3.3 ATLAS | 第41-48页 |
3.3.1 器件结构 | 第43-44页 |
3.3.2 材料特性与计算模型 | 第44-46页 |
3.3.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3.3.4 仿真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结构实现与优化 | 第49-68页 |
4.1 双异质结结构实现与优化 | 第49-56页 |
4.1.1 双异质结激光器实现 | 第49-54页 |
4.1.2 脊结构对激光器的优化 | 第54-56页 |
4.2 量子阱结构实现与优化 | 第56-67页 |
4.2.1 量子阱激光器实现 | 第56-61页 |
4.2.2 电子阻挡层对激光器的优化 | 第61-63页 |
4.2.3 组分渐变对激光器的优化 | 第63-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总结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