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票制度的功能研究:制度经济学视角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6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第17-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 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5-27页 |
第3章 重庆地票制度的运行现状分析 | 第27-40页 |
3.1 地票制度的原型 | 第27-28页 |
3.2 地票制度的形成过程 | 第28-29页 |
3.3 地票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29-34页 |
3.4 地票交易市场运行现状 | 第34-40页 |
第4章 地票制度的本质及基础功能分析 | 第40-49页 |
4.1 地票制度变迁过程分析 | 第40-42页 |
4.2 地票制度的本质 | 第42-43页 |
4.3 地票制度的基础功能分析 | 第43-49页 |
第5章 地票制度的延伸功能分析 | 第49-58页 |
5.1 地票制度的延伸功能理论分析 | 第49-50页 |
5.2 地票制度的延伸功能解析 | 第50-56页 |
5.3 地票制度的功能体系总结 | 第56-58页 |
第6章 地票制度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第58-65页 |
6.1 制度设计层面 | 第58-60页 |
6.2 制度实施层面 | 第60-62页 |
6.3 外部环境变化 | 第62-65页 |
第7章 优化地票制度功能的对策建议 | 第65-70页 |
7.1 增加地票承载的权利内容 | 第66页 |
7.2 着力于进城落户农民的宅基地复垦 | 第66-67页 |
7.3 扩大地票的使用范围 | 第67-68页 |
7.4 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 | 第68-69页 |
7.5 强化地票制度的实施机制 | 第69-70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8.2 研究特色 | 第71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成果发表与科研实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