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分数阶M带小波及剪切波域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主要符号表第9-10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M带小波与分数阶Fourier变换第11-12页
    1.3 剪切波变换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图像融合技术的概述与研究现状第13-14页
    1.5 多尺度图像融合的技术体系及融合算法框架第14-20页
        1.5.1 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方法第15-17页
        1.5.2 多尺度图像融合算法基本框架第17-20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分数阶多分辨分析与分数阶M带正交小波的构造第22-4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新型分数阶小波变换与分数阶傅立叶变换第22-24页
    2.3 分数阶多分辨分析的刻画第24-30页
    2.4 分数阶M带正交小波的构造第30-38页
    2.5 分数阶M带小波的分解与重构算法第38-45页
    2.6 小结第45-46页
3 基于非抽样剪切波的加权区域图像融合第46-70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剪切波变换简介第46-49页
    3.3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第49-53页
        3.3.1 剪切波变换的频域实现第50-52页
        3.3.2 剪切波变换的时域实现第52-53页
    3.4 常用的图像融合算法策略第53-61页
    3.5 图像融合的性能评价指标第61-65页
        3.5.1 图像的主观评价方法第61-62页
        3.5.2 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第62-65页
    3.6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与加权区域特性的融合策略第65-67页
        3.6.1 改进梯度投影的非负矩阵分解融合策略第65-66页
        3.6.2 加权区域统计特性的高频融合策略第66-67页
    3.7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7-69页
    3.8 小结第69-70页
4 有限离散剪切波域的自适应图像融合算法第70-80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连续剪切波变换基本知识第71-72页
    4.3 有限离散剪切波第72-74页
    4.4 基于区域能量匹配度和对比度的融合策略第74-76页
        4.4.1 低频子带融合策略第74-75页
        4.4.2 高频子带融合策略第75-76页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6-79页
        4.5.1 不同变换域的图像融合第76-77页
        4.5.2 不同融合算法的比较第77-79页
    4.6 小结第79-8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5.1 总结第80页
    5.2 准备研究的问题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xponentially Fitted Runge-Kutta Methods for Singularly Perturbed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下一篇:β-榄香烯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其部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