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二分网络链接预测的研究及应用 | 第16-24页 |
2.1 二分网络描述 | 第16-17页 |
2.2 二分网络的统计性质 | 第17-20页 |
2.2.1 度和度分布 | 第17-18页 |
2.2.2 集聚系数 | 第18-19页 |
2.2.3 最短路径长度 | 第19页 |
2.2.4 介数 | 第19-20页 |
2.3 二分网络的链接预测 | 第20-21页 |
2.4 基于二分网络的推荐 | 第21-22页 |
2.5 链接预测结果的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2.5.1 AUC | 第22页 |
2.5.2 Precision | 第22页 |
2.5.3 Ranking Score | 第22-23页 |
2.6 推荐结果的评价标准 | 第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投影的二分网络链接预测算法 | 第24-39页 |
3.1 二分网络及其投影图 | 第24-25页 |
3.2 模式所覆盖的潜在边 | 第25-30页 |
3.3 模式的权重 | 第30-31页 |
3.4 算法的框架 | 第31-33页 |
3.4.1 算法的框架 | 第31-33页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5.1 Southern Women二分网络 | 第33-34页 |
3.5.2 Divorce US二分网络 | 第34-36页 |
3.5.3 Scotland Corporate Interlock二分网络 | 第36-37页 |
3.5.4 算法运行时间比较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矩阵填充的二分网络链接预测算法 | 第39-54页 |
4.1 矩阵填充 | 第39-41页 |
4.2 基于矩阵填充的二分网络链接预测 | 第41-46页 |
4.2.1 设计思想 | 第41-43页 |
4.2.2 收缩因子 | 第43-44页 |
4.2.3 基于低秩矩阵完全的链接预测算法 | 第44-46页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3页 |
4.3.1 二分网络数据集 | 第46-47页 |
4.3.2 单分网络数据集 | 第47页 |
4.3.3 评价标准及参数选择 | 第47-49页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动态非负矩阵分解的二分网络链接预测算法及应用 | 第54-67页 |
5.1 非负矩阵分解 | 第54-55页 |
5.2 非负矩阵分解更新方法 | 第55-57页 |
5.3 动态非负矩阵分解更新规则 | 第57-60页 |
5.3.1 增加用户评分向量的动态更新规则 | 第57-58页 |
5.3.2 修改用户评分向量的动态更新规则 | 第58-60页 |
5.4 算法的框架 | 第60-63页 |
5.4.1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动态推荐算法框架 | 第60-61页 |
5.4.2 新增用户的NMF分解的损失估计 | 第61-62页 |
5.4.3 修改用户评分的动态NMF分解损失估计 | 第62-63页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5.5.1 Netflix二分网络实验结果 | 第63-64页 |
5.5.2 Movielens二分网络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5.5.3 算法性能比较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