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2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2.1 合作社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2 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别与联系 | 第21页 |
2.3 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涵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3页 |
2.3.1 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的涵义 | 第21-22页 |
2.3.2 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2.4 基于指标体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过程 | 第23-26页 |
3.湖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6-31页 |
3.1 湖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2 湖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3.3 湖南省目前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 | 第29-31页 |
4.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9页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4.2 指标体系的构成内容 | 第32-35页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4页 |
4.2.2 分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与模型 | 第35-39页 |
4.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35-36页 |
4.3.2 因子分析法介绍 | 第36-39页 |
5.湖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第39-62页 |
5.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39-42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5.1.2 数据说明 | 第39-42页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 第42-48页 |
5.2.1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5页 |
5.2.2 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5.2.3 计算绩效得分并排序 | 第47-48页 |
5.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 第48-56页 |
5.3.1 样本信度与适用性检验 | 第48-49页 |
5.3.2 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 第49-53页 |
5.3.3 计算因子得分并排序 | 第53-56页 |
5.4 评价结论及与分析 | 第56-62页 |
5.4.1 评价结论 | 第56-60页 |
5.4.2 结论分析 | 第60-62页 |
6.建议与展望 | 第62-67页 |
6.1 提高湖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绩效水平的建议 | 第62-65页 |
6.1.1 加强政府引导 | 第62页 |
6.1.2 优化资金政策 | 第62-64页 |
6.1.3 强化人才培训 | 第64页 |
6.1.4 提高社会认识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