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镁合金中的孪生 | 第12-18页 |
1.2.1 孪生切变-重组机制 | 第13-16页 |
1.2.2 孪生位错机制 | 第16页 |
1.2.3 镁合金中孪晶与孪晶间交互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1.2.4 镁合金中非常规变形孪晶研究 | 第17-18页 |
1.3 含LPSO结构镁合金变形结构研究 | 第18-20页 |
1.3.1 含LPSO结构镁合金中孪晶行为研究 | 第18-19页 |
1.3.2 含LPSO结构镁合金中扭折带研究 | 第19-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原理 | 第22-30页 |
2.1 Mg-Y-Nd-Zn合金的制备与热处理工艺 | 第22-23页 |
2.1.1 Mg-Y-Nd-Zn合金的熔炼 | 第22-23页 |
2.1.2 Mg-Y-Nd-Zn合金的热处理 | 第23页 |
2.2 Mg-Y-Nd-Zn合金变形处理 | 第23页 |
2.3 TEM样品制备 | 第23-25页 |
2.4 电子背散射衍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5 EBSD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6-30页 |
第3章 MgYNd Zn合金(?)-(?)变形孪晶交互作用研究 | 第30-42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3.3.1 Mg-1.1Y-0.4Nd-0.8Zn 室温压缩变形合金的 OM 观察 | 第31-32页 |
3.3.2 Mg-1.1Y-0.4Nd-0.8Zn 室温压缩变形合金的 EBSD 观察 | 第32-33页 |
3.3.3 Mg-1.1Y-0.4Nd-0.8Zn 室温压缩变形合金的 TEM 观察 | 第33-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Mg-Y-Nd-Zn 合金中非常规变形孪晶带的形成及结构特征 | 第42-50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4.3.1 高指数型变形孪晶带的形貌及结构 | 第43-45页 |
4.3.2 (?)型孪晶的形成机制 | 第45-47页 |
4.3.3 常见高指数型孪晶带的预测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LPSO 结构强化型镁合金变形结构的研究 | 第50-66页 |
5.1 引言 | 第50-51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5.3 Mg-1.1Y-0.4Nd-0.8Zn 合金热处理形成的 LPSO | 第51-52页 |
5.4 14H 型 LPSO 结构对孪生形貌影响 | 第52-57页 |
5.4.1 14H 型 LPSO 结构对孪生形貌影响的 EBSD 观察 | 第52-53页 |
5.4.2 14H 型 LPSO 结构对(?)孪晶形成影响的 TEM 观察 | 第53-56页 |
5.4.3 14H 型 LPSO 结构对其它孪晶生长的影响 | 第56-57页 |
5.5 LPSO 结构强化镁合金变形扭折带研究 | 第57-60页 |
5.6 LPSO 结构强化镁合金中的扭折带与孪晶研究 | 第60-6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