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1.2.1 黄土滑坡的分类 | 第13-14页 |
1.2.2 黄土滑坡机理 | 第14-15页 |
1.2.3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第19-27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19页 |
2.1.2 气象及水文 | 第19-20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2.3 地层岩性 | 第21-23页 |
2.4 地质构造 | 第23-25页 |
2.5 新构造运动 | 第25页 |
2.6 地震 | 第25-27页 |
第3章 滑坡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41页 |
3.1 滑坡发育特征 | 第27-35页 |
3.1.1 基本特征 | 第27-28页 |
3.1.2 边界特征 | 第28-30页 |
3.1.3 微地貌特征 | 第30-32页 |
3.1.4 滑体物质与结构 | 第32-34页 |
3.1.5 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34-35页 |
3.2 不稳定斜坡演化过程 | 第35-37页 |
3.3 形成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3.3.1 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3.3.2 变形阶段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 | 第41-49页 |
4.1 定性评价 | 第41-42页 |
4.2 定量计算 | 第42-47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42-44页 |
4.2.2 计算剖面 | 第44-46页 |
4.2.3 计算参数 | 第46页 |
4.2.4 计算工况 | 第46-47页 |
4.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基于FLAC-3D数值分析的滑坡变形机理研究 | 第49-70页 |
5.1 数值模拟分析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5.1.1 FLAC-3D基本原理 | 第49页 |
5.1.2 FLAC-3D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5.2 建立计算模型 | 第51-53页 |
5.3 计算工况及参数 | 第53-54页 |
5.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68页 |
5.4.1 滑坡前缘潜在滑体数值分析 | 第54-61页 |
5.4.2 前缘潜在滑体失稳前后滑坡总体数值分析 | 第61-68页 |
5.4.3 滑坡前缘变形机理 | 第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