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高岭土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1.1 高岭土的结构 | 第9-10页 |
1.1.2 高岭土细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埃洛石纳米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埃洛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1-13页 |
1.2.2 埃洛石纳米管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人工制备高岭土纳米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制备高岭土纳米管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2 高岭土纳米管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3 制备高岭土纳米管的难点 | 第16-17页 |
1.4 吸附脱硫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4.1 油品脱硫的意义 | 第17-18页 |
1.4.2 吸附脱硫的作用机理 | 第18页 |
1.4.3 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4.4 纳米管吸附脱硫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1-22页 |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2-28页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2-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细化煤系高岭土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1 醋酸钾插层-剥离法制备细化煤系高岭土 | 第23-24页 |
2.3.2 尿素插层-剥离法制备细化煤系高岭土 | 第24页 |
2.4 高岭土纳米管的制备(不同甲醇超声时间) | 第24页 |
2.5 高岭土纳米管的有机物改性 | 第24-25页 |
2.6 吸附脱硫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2.6.1 实验原理 | 第25页 |
2.6.2 实验装置 | 第25页 |
2.6.3 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2.6.4 硫含量的测定步骤 | 第26-27页 |
2.7 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7.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实验 | 第27页 |
2.7.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实验 | 第27页 |
2.7.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 | 第27页 |
2.7.4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实验 | 第27页 |
2.7.5 氮气等温吸附-脱附实验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岭土纳米管制备过程的探索优化 | 第28-4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细化煤系高岭土的制备及其对二甲基亚砜插层效果的影响 | 第29-36页 |
3.2.1 醋酸钾插层-剥离法制备细化煤系高岭土的研究 | 第29-32页 |
3.2.2 尿素插层-剥离法制备细化煤系高岭土的研究 | 第32-35页 |
3.2.3 细化煤系高岭土对二甲基亚砜插层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不同甲醇超声时间对高岭土纳米管制备效果的影响 | 第36-39页 |
3.4 高岭土纳米管制备过程的分析 | 第39-40页 |
3.5 埃洛石纳米管和高岭土纳米管的对比分析 | 第40-46页 |
3.5.1 形貌分析 | 第40-41页 |
3.5.2 物相分析 | 第41-42页 |
3.5.3 表面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3.5.4 孔结构分析 | 第43-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高岭土纳米管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 | 第48-56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超声作用对高岭土纳米管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不同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性能 | 第50-51页 |
4.4 有机物改性对高岭土纳米管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51-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本文总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2-63页 |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