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CLC系统的简介 | 第10-11页 |
1.2.2 CLOU系统的简介 | 第11-12页 |
1.2.3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2-13页 |
1.2.4 常见非铜基载氧体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5 铜基载氧体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2 惰性载体对CuO反应性能的影响 | 第22-38页 |
2.1 机械混合法制备铜基载氧体 | 第22页 |
2.2 铜基载氧体循环反应性能研究 | 第22-27页 |
2.2.1 热重实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2 实验过程 | 第23-24页 |
2.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2.3 载氧体反应前后微观形貌分析(SEM) | 第27-30页 |
2.4 载氧体反应前后物相测试(XRD) | 第30-32页 |
2.5 铜基载氧体固定床实验研究 | 第32-36页 |
2.5.1 固定床反应实验台 | 第33页 |
2.5.2 固定床反应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复合铜基载氧体反应性能实验研究 | 第38-72页 |
3.1 石墨造孔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复合铜基载氧体 | 第38-40页 |
3.1.1 前期的惰性载体石墨造孔处理 | 第38-39页 |
3.1.2 后期的活性组分等体积浸渍 | 第39-40页 |
3.2 复合铜基载氧体的热重实验 | 第40-59页 |
3.2.1 实验装置 | 第40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3.2.3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1页 |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59页 |
3.3 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微观形貌分析(SEM) | 第59-63页 |
3.3.1 CuO/Mg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微观形貌分析 | 第59-61页 |
3.3.2 CuO/Ni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微观形貌分析 | 第61-63页 |
3.4 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物相测试(XRD) | 第63-66页 |
3.4.1 CuO/Mg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物相测试 | 第63-65页 |
3.4.2 CuO/Ni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循环前后物相测试 | 第65-66页 |
3.5 复合铜基载氧体固定床实验研究 | 第66-69页 |
3.5.1 样品制备 | 第66-67页 |
3.5.2 实验系统及设备 | 第67页 |
3.5.3 实验过程 | 第67-68页 |
3.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8-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4 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流化床实验研究 | 第72-90页 |
4.1 流化床实验系统及方法 | 第72-74页 |
4.1.1 流化床实验系统 | 第72-73页 |
4.1.2 流化床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4.1.3 流化床数据处理 | 第74页 |
4.2 挤压造粒法制备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 | 第74-75页 |
4.3 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耐磨损性能研究 | 第75-77页 |
4.4 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循环反应性能研究 | 第77-87页 |
4.4.1 热态循环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7-84页 |
4.4.2 热态循环前后微观形貌分析(SEM) | 第84-8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5 结论及展望 | 第90-92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90-91页 |
5.2 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附录 | 第98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98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专业实践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