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资源论文--水产资源保护和管理论文

生态弹性与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我国大黄鱼资源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1 生态弹性与可持续发展第9-10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弹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第11-12页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2 生态弹性相关理论研究第16-25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关于弹性的概念与内涵第16页
        2.1.2 关于生态弹性的概念与内涵第16-17页
    2.2 生态阈值与生态弹性第17-18页
    2.3 营养级联与生态弹性第18-19页
    2.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弹性第19-20页
        2.4.1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弹性第19页
        2.4.2 功能组多样性与生态弹性第19页
        2.4.3 功能响应多样性与生态弹性第19-20页
    2.5 系统稳健性(robustness)与生态弹性第20-21页
        2.5.1 系统反馈第20页
        2.5.2 系统冗余第20-21页
        2.5.3 系统模块化第21页
        2.5.4 小结第21页
    2.6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与生态弹性第21-22页
    2.7 系统稳态转化与生态弹性的丧失第22-25页
        2.7.1 稳态转换的发生机制第22-23页
        2.7.2 稳态转换的方式与途径第23-25页
3 生态弹性的度量——恢复时间的确定第25-30页
    3.1 渔业资源恢复时间的演算第25-26页
    3.2 休渔策略建模分析第26-30页
4 渔业生态弹性及其在渔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30-38页
    4.1 影响渔业生态系统弹性的各种因素第30-34页
        4.1.1 非生物环境因素第30-32页
        4.1.2 生物因子因素第32-34页
        4.1.3 生态阈值因素第34页
    4.2 生态弹性在渔业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34-36页
        4.2.1 生态阈值与渔业资源管理第34-35页
        4.2.2 多样性与渔业资源管理第35-36页
    4.3 营养级联效应与渔业资源管理第36页
    4.4 稳态转换与渔业资源管理第36-37页
    4.5 渔业资源生态弹性策略管理模式研究第37-38页
5 生态弹性在大黄鱼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第38-45页
    5.1 大黄鱼的生物学特征及生物量现状第38页
    5.2 我国大黄鱼的生物学参数的变化第38-40页
    5.3 大黄鱼的管理策略第40-45页
        5.3.1 针对大黄鱼的资源管理的休渔策略第40-41页
        5.3.2 改变网目尺寸对大黄鱼渔获量的影响策略第41-42页
        5.3.3 基于大黄鱼生物学特征的资源管理策略第42-43页
        5.3.4 基于生态弹性理论的大黄鱼资源管理策略第43-4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以武汉旅游纪念品为例
下一篇:微滴数字PCR技术动态监测非小细胞癌患者血浆游离DNA EGFR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