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lract | 第4-5页 |
一、取款机具异常引发的犯罪现象及其可研究性 | 第7-10页 |
(一) 研究取款机具异常引发犯罪现象的意义 | 第7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三) ATM设备取款异常现象的研究范围 | 第8-10页 |
二、取款机具异常多吐钞引发的法律争议及各类情况描述 | 第10-19页 |
(一) 国外的争议 | 第10-11页 |
(二) 国内的争议 | 第11-15页 |
1、主流意见:盗窃罪 | 第12-14页 |
2、其他相关定罪意见 | 第14-15页 |
(三) ATM设备多吐钞的具体情节分析 | 第15-19页 |
1、ATM设备多吐钞,持卡人并不知情 | 第15-16页 |
2、ATM设备多吐钞,持卡人知情 | 第16-17页 |
3、ATM设备多吐钞,持卡人恶意取款 | 第17-19页 |
三、应对取款机异常情况的法律处理 | 第19-25页 |
(一) 针对恶意取款行为在刑法方面的定罪量刑 | 第19-22页 |
1、恶意取款行为应当入罪 | 第19页 |
2、恶意取款行为无法并入现有罪名 | 第19-20页 |
3、恶意取款行为应当归入信用卡诈骗罪 | 第20页 |
4、持卡人恶意取款的入罪限定 | 第20-21页 |
5、持卡人恶意取款行为入罪的量刑标准 | 第21-22页 |
(二) 推行ATM强制保险制度,加强ATM安全管理 | 第22页 |
(三) 完善征信体系,规范持卡人的道德义务 | 第22-25页 |
1、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对规范金融市场的意义 | 第22-23页 |
2、完善征信体系的几点建议 | 第23-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谢辞 | 第28-29页 |
个人简历 | 第29页 |